重庆召开全市林业局长座谈会

05.08.2014  12:24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8月5日讯     7月31日,重庆召开全市林业局长座谈会,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思考谋划今后一个时期林业改革和林业制度体系建设问题。
  会议由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罗建极主持。副局长杨富权、张洪分别传达了全市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座谈会议和全国林业改革座谈会议精神。重庆市大足区副区长孙宇致辞。大足等6个区县分别就湿地生态产业等特色工作作了交流了发言。
  重庆市林业局局长、党组书记吴亚充分肯定了上半年全市林业工作取得的成绩。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修改完善《重庆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规划纲要》并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为五大功能区域林业发展作出定位。二是全力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国有林场、集体林权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等四项林业重点改革。三是坚持数量质量并举,切实搞好春季造林绿化,认真开展绿化长江工作,狠抓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努力提高造林质量。四是坚持抓好资源管理,严守林地湿地“红线”,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五是坚持强化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三大重点,切实抓好减灾防灾。六是进一步加大对林业特色产业投入,明晰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森林旅游业发展,坚持助农增收,大力发展林业富民产业。七是大力传播生态文化,不断提升市民生态意识。八是坚持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九是坚持减政放权,加强法制建设。十是坚持风清气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吴亚指出,全市上半年营造林完成169万亩,占国家下达计划的54.5%;中幼林抚育完成102万亩;义务植树1800万人次,植树4000万株。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005‰,是近8年以来的最好成绩。全市林业投入达到27.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5%。林业产值达到200亿元。森林保险面积达2500万亩。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69.9亿元, 在“三权”抵押贷款中继续占据最大份额。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关于下半年工作,吴亚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林业改革座谈会议和全市区县委书记、区县长座谈会议精神,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完成营造林任务3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林地保有量不低于6300万亩,湿地保有量不低于310万亩。全年林业投入在36亿元以上,森林保险面积达到4000万亩。实现林业产值480亿元,林业增加值超过7%。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内,全年不发生涉林特大案件,案件侦破查处率达到90%以上。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林业重点改革。围绕《关于深化林木采伐管理改革的意见》,全面启动实施改革措施;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制定《重庆市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报送市政府审定;继续深化集体林权改革;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试点;探索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索研究。
  二是切实抓好秋冬季植树造林。继续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森林抚育、长江防护林三期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搞好长江两岸的补植补造,重点搞好百米景观带补植补造;积极抓住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机遇,充分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三是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落实张鸣副市长在全市森林火灾应急演练结束时的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强化火源管理,强化森林防火基础能力建设,强化应急队伍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加强监督问责。
  四是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加强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加强公安执法,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五是加快林业富民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富民产业发展的意见》,编制《重庆林业产业发展规划》,适时召开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现场会;编制《重庆森林公园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以森林公园为主体的森林旅游业,鼓励扶持发展“森林人家”,开发特色森林旅游产品,培育良好的森林旅游市场。
  六是加大林业开放力度。拓宽民间资本进入林业的渠道,建立完善多元化林业投入机制,推动林业中介机构社会化。
  七是强化科技法制保障。开展好森林空气负离子、森林湿地效益、林业重点工程效益和生态效益监测,适时发布全市生态公报;加快推进《湿地保护条例》立法、《植物检疫条例》修订工作;进一步清理规范林业行政审批事项;提高林业行政执法水平。
  关于深化林业制度建设,吴亚指出,林业改革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超前思考与科学谋划,建立健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制度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资源产权管理制度。对全市生态资源明确产权主体,确保生态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做到权有其主、主有其利、利有其责。要健全国家所有、地方政府行使所有权的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健全集体所有、集体行使所有权和集体所有、个人行使承包权的生态资源产权制度。
  二是建立健全生态资源监管制度。要建立起所有权人和管理者相互独立、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统一行使生态资源用途管制职责的制度。要健全生态资源法律制度、森林资源考核制度、森林资源社会监督制度等。
  三是建立健全生态资源生态保护制度。要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完善林地、湿地红线区划界定,出台严格的管制办法;建立湿地保护制度;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四是建立健全生态修复制度。要健全谁破坏、谁付费、谁修复的制度,健全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制度,建立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制度,建立和完善生态修复社会参与制度。
  五是建立健全生态监测评价制度。要健全监测体系,建立核算体系,建立发布制度,建立生态风险评估制度。
  六是建立健全森林经营制度。要建立森林经营规划制度、森林经营方案制度、林木良种制度、森林抚育制度等。
  七是建立健全生态资源变资产资本制度。要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生态资源市场定价制度、森林及林产品认证制度、森林资源资产证券化制度、森林碳汇交易制度等。
  八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要建立公益林政府赎买制度、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等。
  九是建立健全财税金融扶持制度。要将林业作为公共财政的重点支持对象,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建立稳定的林业政策和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公共财政投入制度、税收扶持制度、金融支持制度等。
  吴亚强调,要实现全市林业改革发展目标,全市林业系统必须营造“风气正、作风实、干劲足、人心齐”的政治生态环境。一要增强政治定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摇摆,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做到方向清晰,意志坚定。二要坚持团结协作,增强全局意识和整体观念,坚持原则、勇于担当、敢于逗硬、大胆管理,形成推动林业发展的整体合力。三要严守纪律规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切实抓好林业项目资金、工程招投标、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林业改革等重点关键环节管理,加强对“三重一大”领域的监督,严守底线,不越红线。四要坚持务实苦干,始终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区县,把工作重点摆到林区,把服务方向对准基层。五要强化政策支撑,高度重视“十三五”林业规划编制工作,统筹规划好重点林业项目,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提出切实可行的支持政策,提高规划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六要加强行业建设,切实促进行业和机关作风转变,着力建设“五型”机关,努力营造好的政风、行风。
  吴亚强调,今年的林业改革和生态建设任务异常繁重,要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在市委、市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统筹做好林业发展各项工作,为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而努力奋斗。
  重庆市林业局在家局领导,各区县林业局、万盛经开区农林局、北部新区森工办及市林业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召开前,与会人员按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分成两个组,用半天时间,围绕上半年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董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