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部分中小学尝试在校午餐服务 学生反响挺好

17.06.2016  17:05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合肥市七里塘小学,孩子们对学校的午餐很满意。本报记者刘玉才/摄

新安晚报 安徽网 ( www.ahwang.cn )讯  在今年的合肥市中小学招生简章中,不少学校都提到了“午餐工程”,表示将为学生提供在校午餐。其实,合肥不少学校已经在给学生们提供午饭服务,一方面帮“上班族”父母减轻负担,一方面为学生省去了来回奔波的时间。记者了解到,学校的午餐服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餐饮企业配送午餐到学校;另一种是学校自建食堂,招标企业进驻。已有的午餐究竟香不香? 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七里塘小学:

吃了一个月,长了二斤肉

“在学校吃了一个月的午餐,孙子长了2 斤肉,吃饭也不挑食,胃口变好了!”合肥市新站区七里塘小学一名学生的奶奶,特地带着香皂来学校表示感谢,“这香皂,是让吃完饭的孩子洗手用的。”

从今年初开始,七里塘小学开始提供午餐配送服务,每份午餐8.8 元,三菜一汤。校长张良嵩介绍,目前学校一共1347名学生,6月份在校用餐的有214人。

在学校吃得多些

“丁零零……”中午11 点25 分,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纷纷从教室走到一楼,排好路队。等候在校外的午餐配送车,必须等孩子们排路队离开学校后,约11点40分才能进入校园送餐。

记者在现场看到,用餐地点集中在一楼的6间教室,从11 点35 分开始,学生们就陆续在一楼教室外排队,等候领取午餐。

“我喜欢吃炸鸡腿”“我爱吃蒸鸡蛋”“学校的饭,比我妈妈烧得好吃”……在等餐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跟记者聊午餐。每个孩子拿到午餐盒,都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一下是什么菜,然后到教室里坐下吃。

记者看到,今天的午餐是红烧鸡块、丝瓜和豆腐。小同学施意说,因为父母上班没空,她这学期都在学校吃午餐,“我在学校比在家,吃得更多一点。”

大约几分钟后,孩子们纷纷从教室里走出来,又排起了长队,原来是在等候打汤。“今天是鸡蛋西红柿汤。”张良嵩告诉记者,配餐公司每周都会提前报备菜谱,且一周之内不重样。

为家长减轻负担

打完汤后,很多心急的男孩子就站在环廊里把剩下的饭菜吃完。高年级的男孩饭量大,又重新去加米饭。“米饭和汤都可以添加的,直到吃饱吃好。”配餐员这样说道。

四年级的关廷谊,吃得格外香,先把饭盒里的米饭、蔬菜吃完,把爱吃的红烧鸡块留到最后吃。关廷谊才10 岁,不过小脑瓜挺会算账。现在是夏季,家长来回接送四趟,空调车就是8 元,自己来回两趟,公交车费也要2.7元,车费都比午餐费多出了2.7元。

“在学校吃,把车费省下来,划算。”关廷谊边吃鸡块边说,自己喜欢在学校吃饭。

蒋歆璇则表示,午餐在学校解决,帮父母减轻了很大的负担,他们不用特地赶回家做饭,而自己也可以省出时间,用来休息和看书,“放学等公交车要十几分钟,坐车30 分钟,到家吃个饭,休息不到一会,又得坐公交车来上学,路上太费时间了。”

采访中,多数孩子表示,在学校用餐的最大好处就是节省时间,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不用来回接送。

饭后有老师管理

孩子们在吃饭时,教室里有一位老师也在吃盒饭。12 点20 分,大多数孩子吃完了,老师叮嘱孩子们把掉的米粒捡起来扔到垃圾桶。

张良嵩表示,学生在学校就餐,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以及培养纪律性。一名二年级学生的奶奶,还特地赶到学校表示感谢。

“在学校吃了一个月的午餐,孙子长了2 斤肉,吃饭也不挑食,胃口变好了!”这名学生的奶奶,特地带着香皂来学校表示感谢,“这香皂,是让吃完饭的孩子洗手用的。”

12 点30 分,所有的孩子用餐完毕,配送员将饭盒、汤桶收拾装车。老师组织孩子们在校园里散步,活动半小时。随后,所有孩子进教室,午休半小时。“我们每个年级抽一个老师,午间值日,保证孩子们安全。”值日的一名教师介绍,1 点30 分,午休结束,孩子们就开始看书、写作业。

张良嵩介绍,周一至周五,一名校领导和6 名教师负责值日,与孩子们一起吃盒饭,管理孩子们的午休时间。

三四年级学生多

张良嵩告诉记者,七里塘小学位于城郊结合部,部分孩子的家长是外地来肥务工人员。“家长打工、上班,中午没时间给孩子做午饭,而附近的小饭桌,空间狭小,孩子吃完饭后,连活动的地方都没有。”张良嵩表示,考虑到卫生、安全等问题,学校从今年初引入了午餐配送服务。

据了解,学校一共1347 名学生,午餐人数每月统计一次,3 月份在校午餐人数为324 人,4 月份是310人,5月份是260人,6月份是214人。

张良嵩介绍,在校吃午餐的主要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低年级的孩子,家长担心其自理能力,而高年级学生可以独自上学、放学,甚至能完成热菜的小家务。

对于用餐人数的下降,张良嵩解释,一方面,夏季到来,家长考虑到孩子需要午休;另一方面,有的家长无法完成作业辅导,便把孩子中午、晚上一并送到了小饭桌。

二十八中:

有学生一顿饭才四块钱

“我们学校面向全市招生,一些孩子住得特别远,所以食堂很有必要。”合肥市包河区二十八中总务负责人董先生介绍,学校一共1190人,在校午餐人数有400多人。

两荤两素八块钱

二十八中位于金寨路与东流路交口附近,这里的学生来自全市。“2013 年以前,学校的食堂是原先校办工厂的一个车间改造的,每次抽检都不合格。后来,我们就拆除重建,现在用的新食堂就是2014 年9 月才投入使用的。”董先生表示,这个食堂的承包企业是通过招投标程序中标的。

食堂的窗口有一栏菜价表:二素4 元,一荤一素5元,两荤一素7 元,两荤两素8 元,肉丝炒面5 元。女学生打的菜偏素一些,而男学生选菜时偏好荤菜。

“饭是免费加的,有的孩子比较节俭,一顿饭四块钱就够了。还有些孩子要求高,也有单独的份菜。”工作人员说,每天一早就要为学生和老师们准备午餐,工作量很大,负责采购的人员还得动点心思,让学生一周内尽量不吃重样的。

建公寓解决午休

11 点35 分开始,高一年级的学生纷纷涌入食堂,在“学生窗口”前排队打饭。一位用餐的学生说,在学校吃很方便,父母不用特地回家为自己做饭,大家都节省了时间。

隔5 分钟,高二年级的学生步入食堂,再过5 分钟,高三年级的学生再进入食堂就餐。

“每个年级间隔5 分钟,是为了防止出现拥挤。”董先生介绍,学校一共有1190 名学生,在校吃午饭的学生有400多人。

记者了解到,一些高中学生,家庭条件好些,父母会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在学校就餐的孩子多是离家较远,不愿意往返浪费时间。

午饭结束后,12 点20 分,学生们回到教室进行午自习,每个班级有一名老师。

在管理中,董先生表示,食品安全一定要把好关。

“我们学校不收企业费用,就希望能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董先生表示,每月学校的工会、校医和后勤人员,都会去食堂抽查两次。

一位租房陪读的家长表示,“能在学校吃午餐,是个好事,但就是没有午睡的场所。”对此,董先生表示,该校的学生公寓项目已经立项,预计明年就会开工建设,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午休、住宿问题也得以解决。

本组稿件由 万紫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记者 郭娟娟 徐文兵/文 刘玉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