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杯”昔日创富金奖选手今成“龙头老大”

17.09.2015  10:26

新安晚报 安徽网 2011年,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主办的创富大赛在江淮大地掀起一股创富浪潮,并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扶持小微企业和农户,践行普惠金融是邮储银行一以贯之的服务理念。今年9月11日,“邮储银行杯”2015安徽青年现代农业创业创富大赛再次正式启动。回望过去,在邮储银行的帮助下,当年参赛的创富先锋们是否实现了心中创富梦想?新安晚报记者近日进行了回访。

金奖选手李洪:公司业绩已经翻倍

2011年,李洪代表安徽界首云龙粮机配套工程有限公司参加了创富大赛,凭借粮食仓储机械的良好行业前景和富有前瞻性的业务发展规划,李洪最终斩获金奖。

或许一般的消费者对云龙粮机并不熟悉,但在粮食仓储机械行业,这可是响当当的龙头企业。“跟2011年相比,现在公司的产值已经翻倍了,近4亿元。”李洪告诉记者,云龙粮机和邮储银行“结缘”多年,双方合作深入,邮储银行提供的信贷资金有效利用到厂房扩建、产品研发等方面。

在创富大赛之后的这4年时间里,云龙粮机新建了120亩的新厂区,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创新和扩大,邮储银行提供的340万元个人商务贷款授信额度也在循环使用。李洪透露,公司最新研制的新一代清粮机也正准备投放市场,其作业原理更具创新性,一个小时清理粮食可达到200吨,效率提高了近4倍,而且清理效果非常好,今年7月份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还专门到云龙粮机进行了采访。

以云龙粮机为主导,2013年界首市被评为安徽省粮食机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市政府还计划在西城工业园区新建一个云龙机械园,形成产业配套集群。今年6月9日,“云龙”商标入选“中国驰名商标”,是这个行业首次入围该评选。

这一切都离不开邮储银行持续的金融支持。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徐经理说,“2011年创富大赛中,云龙粮机作为我们的重点客户获得金奖,我们也很高兴。此后我们也密切关注云龙粮机的金融服务需求,不断丰富我们的小微企业产品链,做到‘进步,与您同步’。”

这两天,李洪又忙活着要去新疆伊犁的霍尔果斯口岸参加一个中哈的粮机产品交易会,“主要还是希望再拓展境外的市场,让产品‘走出去’。”

优秀奖选手王永雷:高校健身会所已开7家

霍邱小伙子王永雷是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07级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他从小便对武术、跆拳道很感兴趣,念大学时还帮健身俱乐部跑业务赚外快。

和普通的大学生有些不同,王永雷对于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经过一番市场调查,选择了健身行业,而目标客户群就是大学生。2010年,王永雷和创业伙伴注册成立了芜湖市弗莱卡健身管理有限公司,这是全国首家高校健身连锁品牌。2011年,他凭借该项目闯入邮储银行创富大赛皖南分赛区初赛,获得优秀奖。“我觉得参加创富大赛拿到信贷资金不是最重要的。创富大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融智平台,我们和其他的创业者有了很多交流,思路也更加开阔,我们企业品牌也得到了更多关注和广泛传播。”

2012年初,王永雷的公司拿到了邮储银行联合人社部门开办的“整贷直发”小额贴息贷款,利用这笔钱更换和添置了健身器材,并且开发了管理软件。截至今年5月份,弗莱卡校园健身会所已经陆续在我省高校开设了7家连锁店,成为中国高校健身行业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连锁品牌,同时还获得了多项荣誉。

“最近我准备再向邮储银行申请一笔20万元的贷款。”王永雷告诉记者,他计划用这笔资金新开门店,“合肥、阜阳、蚌埠都在计划中”。另外,乘着“互联网+”的东风,他还有意引进IT专业人才,开发社交健身APP,在线上拓展业务。

优秀奖选手刘和柱:蔺草编制出大产业

如今,不少人在装修时都喜欢使用榻榻米。但你知道吗?其实在合肥长丰县岗集镇,已经有30年种植蔺草的历史了——蔺草正是榻榻米的主要原材料。当地人刘和柱2006年就开始做蔺草种植加工,成为村里的种植能手。2008年12月,他牵头成立了长丰县华源蔺草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种植规模的同时,还上马了蔺草初加工项目。2011年,他带着项目参加了当年的邮储银行创富大赛,并获得了皖中赛区优秀奖。

刘和柱与邮储银行首次结缘是在2009年,他办理了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并一直与该行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贷款金额也从5万元、10万元,增加到20万元。在邮储银行开办家庭农场小额贷款后,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将这一产品推荐给了刘和柱,2014年10月底,他成功获得了一笔50万元的贷款。合作社有了信贷资金的帮助,规模不断壮大。刘和柱告诉记者,如今合作社的业务已经不是单纯的种植和粗加工。在合作社的蔺草编织加工车间,从国外原装进口的设备将蔺草编织成了榻榻米的半成品,再销往苏州深加工企业进行二次加工,成品销往东南亚。

“我们跟外贸企业有长期合作,敞开收购,蔺草根本不愁卖。”刘和柱说,如今合作社实有成员280人,占地面积9亩,拥有固定资产350万元,日本原装进口设备60台,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条,年产值400多万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当地种植户人均增收2000元。 本报记者 陈丽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