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地铁3号线环评报告公布 邀您提建议

13.01.2015  18:53

去年底,一辆挖掘机正在3号线望潜交口工地上施工。本报资料 图片

昨日,新安晚报、 安徽 网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该厅日前受理了《 合肥轨道交通 3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进行公示。《报告书》认为 地铁 3号线建设在环保方面具有可行性。不过,在收集到的公众调查表中,有5位个人和1个团体始终坚持不支持3号线建设。如果您对地铁3号线的环评报告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自元月9日起,可在10个工作日之内向省环保厅反馈。

调查:

噪音能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合肥地铁 3号线主线全长37.3km,共设车站33座,其中高架站4座,地下站29座。

根据《报告书》,地铁3号线在建设过程中,将占用和破坏城市道路,增加城市道路交通负荷。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震动会影响周围居民生活。车站开挖、隧道施工出渣等会产生扬尘污染。在列车运行时,其产生的震动会对敏感建筑物产生影响。

3号线途经职教院、瑶海工业区、 火车 站地区、城市中心区、政务新区、经开区和高校园区等区域。经现场勘探,工程环评范围内共有噪声敏感点27处。工程沿线的振动环境敏感点有115处。

不过,通过采取相应的减震降噪措施,3号线建设对沿线地表水、地下水、生态等环境的影响均能控制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公示:

对环评报告有意见可反馈

在公众参与的环评中,地铁3号线通过网络公示、媒体公示、现场发放公众参与调查问卷等形式,共回收团体调查表51份、个人意见调查表748份。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团体和个人支持3号线建设。

不过,也有个人和团体表示不支持或有条件支持3号线建设。经回访解释,仍有5名个人和1个团体不支持建设。在这5人中,有1人认为3号线没有必要建设,4人不接受线路下穿房屋。

据悉,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和回访结果将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                       

本报记者 姚一鸣

小贴士:

市民可登录省环保厅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公示栏”内,查询了解《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如果您对地铁3号线环评报告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与省环保厅环评处联系,电话:0551-62376679,传真:0551-62376111。

相关链接)3号线早晚高峰或5分钟一趟车

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每天能发多少对列车?会有多少乘客?为了降低沿线的噪音和振动会采取什么样的降噪措施?车站设计将会是什么样?昨天,安徽省环保厅公示了《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揭开了3号线车次、客流量等各层神秘“面纱”。

初期平均6.2分钟就有一对列车开出

根据规划,3号线开通初期,规划全日开行列车174对,近期2029年和远期2044年分别为238对和304对。

地铁运行时间从早上5点到晚上11点钟,运营时间为18个小时,按照近期全日开行174对计算,平均6.2分钟就会开出一对列车。遇到早晚高峰,列车还会提高发车频率,5分钟就有一辆车开过。到了晚上10点到11点,这时候候车时间最长,15分钟才能等到车。

这样频率开出的列车,预测初期每日客流量在38.4万人次,日周转量达到318.48万人,近期和远期客运量更大,将达到每天61.46万人和80.63万人。

3号线车辆均设计为6辆编组,每列车长度117.12m。平均列车时速大于35千米,最大速度为80千米,差不多是二级公路的最高限速。

高架段设声屏障  种常绿树

3号线是合肥首个拥有高架段的轨道交通线路,在3号线北端的高架段,或将采用独柱矩墩或双柱圆墩的设计,一方面既可增加桥下空间,扩大周边地区地面用地者的视觉空间,具有简洁美感。

树既能美化环境,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音。在高架线路两侧中央绿化隔离带,也将培植一定高度的树木。因此,这次环评建议在高架段,种植常绿树种,使其成为天然的声屏障和景观带。

地铁运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噪音和振动,为了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合肥在3号线高架段会采取高声屏障、半封闭声屏障和隔声窗等降噪措施,这些高声屏障高达3.5米,能够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33座车站或各有特色

3号线全线设置33座车站,这些车站会长什么样呢?环评报告书显示,这些车站装修上强调简洁明快而具有时代气息,各站在统一共性的前提下,以便易于识别,增强工程的映像能力,又强调“一站一景”的设计思想,突出各站的个性特点。

地下车站出入口的结构与外观会具有清晰易辨的特点,即:对地区、道路、目标等能一目了然,容易掌握城市的全貌和特征,使人的行动轻松,不受困惑。

也就是说,所有的车站可能会各具特色,长得不全一样。据江淮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