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有望到2020年抗御6级地震 速报最短6分钟

06.01.2016  08:48

凡本报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 www.ahwang.cn )讯 合肥市是位于郯庐断裂带沿线地区的省会城市之一,连续多年被国务院划入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具有中强地震活动背景。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昨天获悉,合肥正在编制“十三五”防震减灾规划,预计到2020 年,合肥有望实现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灾害的能力。

据介绍,合肥市区及所辖5 个县(市)均位于抗震设防基本烈度Ⅶ度区,2006 年,国务院确定合肥市为全国11 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并列为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城市之一。历史上,合肥震害也较为严重,境内曾发生破坏性地震3 次。专家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合肥市中强地震灾害的危险性不容忽视。

未来五年里,合肥市将全面提高地震监测预警、地震应急救援等。到2020 年,合肥将增设和调整前兆观测手段,建设烈度速报系统,新增强震动观测网点,基本建成全方位地震监测网络。

届时,合肥的地震速报能力将缩短到6~8 分钟,对邻区地震速报能力达到12 分钟以内。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24 小时~48 小时内,能对后续地震实现早期判定。此外,“十三五”期间,合肥市的城区将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10 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

另外,合肥的专业应急救援队软硬件设施将达到省会城市一流水平,在造成7 度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合肥将有能力让受灾群众在24 小时内得到基本生活安置。

据介绍,“ 十二五”期间,该市投入2000 多万元,建成市县地震监测台网和覆盖全市乡镇的群测群防信息网,可有效监测合肥市及周边1.5 级以上震情。此外,合肥市还投入1600 多万元,实施地震活断层探测项目,为大地做“体检”。

近年来,合肥市防震减灾水平不断提高,在不久前的2015 年度全国市县防震减灾工作考核中,合肥市荣获“2015年度全国地市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称号,这是合肥市在这项全国考核中取得的历年来最好成绩,得分排名较去年进步了52 位。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