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语文教师有一双“火眼金睛”(图)

31.10.2014  11:44

杨民生正在书房里整理资料。

  一本正规出版的儿童书籍《唐诗三百首》,出现了200多处错误,77岁的合肥退休教师杨民生较了真,给所有错误分门别类后与出版社联系,希望出版社能够修订。杨民生希望通过纠错,让更多人理解、敬畏汉字。

   书上有两百多个错误

  “一本书有个别错误是正常的,但错了100多处,有的错误还很明显,就不应该了。”记者见到杨民生时,他正在书房里给《唐诗三百首》的错误分类,然后仔细誊抄在本子上,“这样的出版社不负责任,简直是在害学生。”

  杨民生是合肥一名中学退休教师,今年77岁,退休之前一直教授语文,对汉字使用规范格外敏感。今年8月,他在网上给3岁的孙子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书中注有拼音,配了插图,很适合儿童学习,该书由吉林一家出版集团出版发行。

  “读到第二首诗,我就发现错误了。”在之后的阅读中,杨民生又发现很多错误,读完后统计了一下,仅错别字和错误的拼音标注,就有203处,其中一首诗共有6处错误。“这是给儿童看的,家长如果不细心,很难发现错误,这对下一代的教育非常不利。”

   出版社回避修订一事

  杨民生给203处错误进行分类。有的是多音字的拼音错误,例如“一片降幡出石头”,这里的“降”是“投降”之意,读作“xiáng”,书上却标注为“jiàng”。有的是错别字,例如“终宵劳梦想”一句,书上写为“终霄”。有的是人文知识的错误,例如广州的简称是“粤”,书上写成“越”。

  杨民生曾打电话联系出版社,希望他们加以修订,但电话一直没人接听,后来通过出版行业的一位朋友联系上了吉林这家出版社,对方表示可以退钱,但回收读本加以修订一事,却屡屡回避。“这根本就不是几十块钱的事。”杨民生说。

  记者联系了该出版社,工作人员表示确实出版了此书,也承认其中的错误,并表示会协调回收修订。记者随后上网,发现该书依然在售,下面的评论中也有人指出该读本有多处错误。

   曾花三年写《别字大诠

  能从书里找出这么多错误,对于杨民生并非偶然。

  在杨民生的书房里,记者看到书架上堆满了古汉字研究类的书籍。“最初是因为学生总写错别字,我就想办法去更正。”杨民生告诉记者,当初教学的时候,对于学生常犯的错误,及时多次提醒,还是无法纠正。“只有让学生理解‘所以然’,才能彻底纠正错误。”于是,他开始从文字学、词源学等方面研究中国汉字,从中发现“因形定义”的特点。

  退休之后,杨民生按汉字“因形定义”的特点,根据甲骨文、金文、篆书直到楷书的字形变化,解说汉字2000多个,又花3年时间写出《别字大诠》一书,全书共32万字,收录词条1490个,前后修改10次,包含很多有趣的古文知识。可惜由于出版周期长、没有发行量,一直没面世,最后缩减成《一网打尽错别字》,成为很多高考生的备考书籍。(周晔、张晓嵘、卞世鹏)

  [1]  [2]  下一页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