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毒蘑菇,见着离远些

10.08.2014  21:48

黑红菇

 

毒红菇

 

毒鹅膏

 

豹斑鹅膏

毒蘑菇的种类与食菌相比是比较少的,但目前已经知道的我国毒蘑菇已达100 多种,而在安徽区域内,也分布有近30 种毒蘑菇。这些毒蘑菇长什么样?分布在什么地方?该怎么识别呢?其实,不管是疾控部门,还是专家学者,都建议,对付毒蘑菇最好的方法则是不采集,不食用。

第一类:鹅膏属

总特征:孢子印白色,菌褶与柄离生,有菌环、有菌托

1.学名:毒鹅膏

别名:毒伞、鬼笔鹅膏

形状特征:菌环生柄的上部,菌托白色,大型、苞状,菌盖表面灰褐色至暗灰绿色。

生长环境:林中地上曾造成死亡率:极毒60%~100%

2.学名:春生鹅膏

别名:白毒伞

形状特征:菌体全体白色,菌盖表面光滑,菌环生在柄的上部,菌托白色,大型、苞状。

生长环境:林中地上

曾造成死亡率:极毒80%

3.学名:豹斑鹅膏

别名:豹斑毒伞

形状特征:菌盖表面灰褐色至棕褐色,有白色鳞片,菌环生柄的中下部,菌托近杯状或呈环带。

生长环境:林中地上曾造成死亡率:13.1%

4.学名:角鳞灰鹅膏

别名:角鳞灰毒伞

形状特征:菌体与白鳞粗柄鹅膏相似,但菌托初期在菌柄基部膨大部分由易剥离的粉状鳞片组成,后期消失。

生长环境:林中地上

曾造成死亡率:有病例,无死亡

其它鹅膏属毒菌:鳞鹅膏、小托柄鹅膏(小托柄菇)、纹缘鹅膏(纹缘毒伞)、松塔鹅膏(松果伞)

第二类:红菇属

总特征:孢子印白色,菌肉由泡囊组成,无乳汁

5.学名:黑红菇

别名:稀褶黑菇

形状特征:菌体大,灰黑色至黑褐色,菌褶宽、厚、稀疏。菌肉白色至污白色,受伤会慢慢变为紫红色,再变为灰黑至黑色,或立即变黑色。

生长环境:林中地上

曾造成死亡率:通常采食,但个别地方死亡率达25%

6.学名:毒红菇

形状特征:菌盖宽5~9cm,表面珊瑚红色,边缘有条纹,表皮易剥离,菌肉近表皮处红色,菌褶纯白色。鲜时味极麻辣。

生长环境:林中地上

7.学名:脆红菇

别名:小毒红菇

形状特征:菌盖宽0.7~5.6cm,表面深粉红色,表皮易剥离。边缘有条纹。鲜时味极麻辣。

生长环境:林中地上

曾造成死亡率:0.02%

其它红菇属毒菌:密褶黑红菇(密褶黑菇)、臭红菇(臭黄菇)

第三类:其它属

8.学名:毒赤褶菇

别名:毒粉褶伞

形状特征:孢子印粉红色,无菌托,无菌环,菌盖表面污白色至黄白色,菌褶粉红色。

生长环境:林中地上

其它属毒菌品种:双环菇(双环林地菇)、柔毛鸡油菌(喇叭菇)、黄裙竹荪、劣味乳菇(环纹苦乳菇)、辣乳菇(白乳菇)、绒白乳菇、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毛柄网褶菌(黑毛桩菇)、卷边桩菇(卷边网褶菌)、美丽枝瑚菌(粉江丛枝菌)、褐黄牛肝菌(红网牛肝菌)、黄粉牛肝菌、网孢松塔牛肝菌、苦粉孢牛肝菌(黄粉孢牛肝)、褐绒盖牛肝菌

其中,因误食发病但无死亡病例者,除以上详细介绍外还有辣乳菇、臭红菇、双环菇。

专家答疑

解宜林是安徽农业大学菌类实验师,对毒蘑菇也有一些研究了解。昨日下午,在安徽农业大学,解宜林一边翻看菌类资料,一边向记者介绍起安徽常见毒蘑菇的一些情况。

目前数量:有近30 种

据目前菌类研究书籍记载,在安徽地区可见的毒蘑菇有近30 种。其中一种叫做“ 毒鹅膏”的毒蘑菇较为常见,有剧毒,“ 鹅膏菌类的主要特点是菌折和菌柄不相连,一般人很难注意到这些细节。”

很多毒蘑菇的毒素并不只有一种,所以误食后较难判断,也很难形成有效的治疗。”解宜林以毒鹅膏为例,称误食后能造成神经致幻,肝损害以及毒性溶血等后果,曾经造成的死亡率也达到60%到100%。

生长条件:喜欢“两高

高温,高湿,温度在22 度到32 度之间,是毒菇类生长的主要条件,一般出现在春夏季。”解宜林老师介绍说像今年夏天这样的天气就很适合毒蘑菇的生长,见到毒蘑菇的概率就大些。

辨别方法:“变色”不靠谱

民间有很多关于识别毒蘑菇的方法,比如看是否会变色,但这样的方法其实并不准确。”解老师特别介绍了一种生长在山上松林下的松乳菇(也叫松针菇),“它受伤后会变成一种令人恐怖的绿色,看起来有毒,实际上却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材。有些毒蘑菇,在受伤后反而不会变色。

此外,解老师还提供了一种识别有毒菇的方法:土里生长的菇多数有毒,而在树木上生长的菇则含毒的种类较少。“但这都不是绝对的,不要轻易尝试。”解宜林补充说。

如何避免:“两不”原则

去年,也有市民曾向本报反映,在经开区蓬莱路与紫蓬路交叉口附近的绿林带中,分布着大片的可疑蘑菇。随后,本报记者经过取样核实,可疑蘑菇就是含毒的鹅膏菌属。

不采集,不食用,这是解宜林认为最好的规避误食毒蘑菇的方法。解宜林同时表示,除了山区居民,城市居民日常也要注意,千万不要因为好奇或者自认为可以识别就采集食用。“在城区林荫地,绿化带等区域长出的菇尤其要引起重视。

( 来源:安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