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之鸟”迎新生 秦岭以北野放朱鹮成功孵化第二代

17.06.2014  03:11
  朱鹮,素有“东方宝石”之称,被列入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容貌”富贵端庄的朱鹮,曾展翅翱翔于俄罗斯、朝鲜半岛、日本和我国的14个省份,被誉为“吉祥之鸟”。由于环境破坏等因素,朱鹮曾在东亚地区各国相继绝迹。
  33年前,全球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在我国陕西省洋县被发现。历经多年生态保护、人工繁育、野化放飞的艰辛努力,朱鹮种群数量恢复到现在的2000余只。2013年,国家林业局、陕西省政府首次在秦岭以北的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野化放飞朱鹮,今年5月初,野放朱鹮成功孵化出第二代,这个曾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正迎来新生。
   从人工繁育走向野化放飞,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共同发展
  5月底,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柳林林场,上午明媚的阳光下,沮河泛着粼粼波光,静静流淌。
  离河岸不远的一棵高大乔木上,两只长喙、凤冠、浑身白色羽毛的野放朱鹮“夫妇”,正在巢中怡然自得地梳理羽毛,安享着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好的气候。
  在它们身边,有两只灰白色羽毛、两颊被有绒羽的小朱鹮,尚未“满月”,体型已比鸽子略大,体重达2斤多,在窝中嗷嗷待哺,为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乐趣。
  距这片树林百米处的山腰上,一部野外单筒望远镜正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着这“一家四口”的生活起居。
  “5月20日,我们刚刚给两只小朱鹮戴了环志,上了‘户口’”,陕西省林业厅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管理站正高级工程师常秀云,欣慰地透过望远镜观察着朱鹮,“编号为P58、P56的这两个小家伙成功孵化,标志着我国在秦岭以北野化放飞朱鹮取得了重大突破,土生土长的新一代朱鹮终于在我国北方重现身影。”从事朱鹮保护和研究已有31年的常秀云,话语间难掩激动之情。
  记者了解到,朱鹮在20世纪前曾广泛分布于俄罗斯、朝鲜半岛、日本和我国的14个省份,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乐府》中就有记载,自古被我国民间视作吉祥的象征,有着“吉祥之鸟”的美誉。然而,近百年来,朱鹮的命运却并不吉祥如意。
  “由于水田和森林减少、化肥农药污染环境、人为干扰等因素,朱鹮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锐减,在东亚地区各国相继绝迹。”常秀云痛心地告诉记者,我国自1964年在甘肃捕获一只朱鹮后,长期没有在野外发现朱鹮踪迹。朱鹮曾被认为在我国已灭绝。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鹮考察组从1978年起寻访朱鹮踪迹,历时3年,行程5万余公里,调查了13个省份后仍毫无收获。1981年4月下旬,组长刘荫增一行人风尘仆仆来到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终于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这是当时全球仅存的一个朱鹮野生种群。这一消息轰动了全世界。
  林业保护工作者在没有现成经验借鉴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33年后,使朱鹮种群数量由濒临灭绝的7只发展到现在的2000余只,这个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是:从人工繁育走向野化放飞,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共同发展。
  被国际保护组织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
  “9时21分,半卧巢中;9时23分,离巢讨食……”监测员赵耀龙通过望远镜,密切关注着野放朱鹮的育雏行为。“四名监测员,两人一班,隔六七个小时一倒班”,在山腰监测点上,铜川市耀州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站长王华强向记者介绍,自3月31日两只成鸟抱窝孵蛋以来,监测人员就来到这里驻守,“一来收集秦岭以北野放朱鹮的资料,二来保护幼鸟成功孵化出飞。”
  朱鹮主要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习惯在高大树木上栖息和筑巢,在水田、河流浅滩、沼泽等地觅食,对栖息地条件要求较高。“多年来,我们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朱鹮生态、遗传、疾病救治、人工繁育、谱系管理等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陕西省林业厅厅长李三原说。
  朱鹮保护专家翟天庆表示,当人工朱鹮种群饲养繁殖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最终的途径就是开展野化放飞,达到人工朱鹮种群与野生种群间遗传基因的广泛互补,实现种群复壮的目的。而开展异地保护,目的就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这一过程艰辛而漫长,凝聚着无数保护工作者的心血:
  2002年,进行人工饲养朱鹮自然孵化育雏研究并获得成功,突破了人工饲养朱鹮自然繁殖的瓶颈,为朱鹮野化放飞奠定了基础。
  2004至2006年,在洋县华阳镇两年连续放飞朱鹮23只,成活13只,野外生存率达到60%以上,并于2006年成功繁殖,标志着野化放飞实验取得成功。
  2007年,在安康市宁陕县开展了人工饲养朱鹮异地野化放飞,并于放飞的第二年成功繁殖。
  2013年,在铜川市耀州区异地野化放飞32只朱鹮,今年5月初两只小朱鹮成功孵化……
  “我国保护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努力,摸索出一整套成功的野外保护、饲养繁育、野化放飞技术规程,并被广泛应用和推广。”李三原介绍,33年来,野生朱鹮分布范围已涉及陕西省4市14县,活动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人工饲养朱鹮已分布在北京、浙江、广东等地。中国的朱鹮保护,被国际鸟类保护联盟等保护组织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
   没有完全脱离灭绝危险,面临的威胁仍然很多
  去年放飞时,保护人员为朱鹮佩戴了无线电跟踪仪,可以利用接收器在5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侦测,目前有20余只朱鹮在当地30公里直径范围内生息,能够监测得到。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行走在沮河附近,无线电接收器突然“滴滴”作响。我们通过望远镜发现河道中一只正在觅食的野放朱鹮,只见它悠闲地在河流浅滩间踱步,不远处的河岸边,一位当地村民正在洗衣服,恰如一幅乡野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画卷。
  然而,作为一个没有完全脱离灭绝危险的物种,朱鹮面临的生存威胁仍然很多。
  “重回北方,由于河道结冰,气温最低零下十几度,能否顺利过冬,是朱鹮野外生存的最大压力。”王华强向记者介绍,保护人员通过人工投食、在河道开辟人工觅食地等措施,来解决冬季朱鹮食物短缺问题。
  栖息地生态环境,对“娇贵”的朱鹮来说至关重要。“环境污染会对离开人工庇护所的野外朱鹮种群造成生存威胁。”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总工程师严旬表示,朱鹮进食的水田里,不能撒农药、施化肥,否则会对朱鹮的生理结构、生殖系统造成损害,这就存在着野生动物保护与地方发展的矛盾,需要各地有关部门予以协调。
  此外,禽流感等疫情、因近亲繁殖造成的遗传疾病和种群衰退现象,也需要保护人员时常防范。常秀云建议,一方面要进行种群安全检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的研发,建立健全朱鹮种群安全应急技术平台;另一方面,改善现有饲养种群的血缘关系,从野外补充新鲜个体,与其他饲养种群进行基因交流,更新朱鹮遗传结构、输入新鲜血液。同时,建立健全朱鹮谱系档案,加强朱鹮种群的遗传安全管理。
  严旬表示,随着朱鹮种群的不断扩大,目前科研力量和从事监测保护的人员数量明显不够。改善朱鹮栖息地生态环境,加强保护区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人才队伍素质和野外监测水平,仍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朱鹮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
  记者离开时,赵耀龙仍在山腰观察点上,默默地更新着那厚达数百页的监测日志,目光片刻不离望远镜,他将一直坚守到6月中旬雏鸟离巢出飞。目镜的那一头,两只小朱鹮不时扑棱着翅膀,似乎已准备好远行,飞向属于它们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