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 一周做十台手术 还有几十人在排队

09.10.2014  13:53

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来到合肥半个月,虽然工作时间仅一周,但十台手术的工作量,让他几乎成了最忙的“主刀医生”。这不,经过一个长假的休整,“达芬奇”再次投入到繁忙的手术中去,因为后面已经有几十例患者排队等着了。

不怕累:七天做了十台手术

9月24日上午,刚刚抵达安徽的手术机器人“达芬奇”就在安医大一附院正式“上岗”,为前列腺癌患者杨某进行了前列腺癌切除术。这也是我省首例由手术机器人完成的手术。

上岗第一周,“达芬奇”大展拳脚,先后完成了十台高难度的复杂手术,其中泌尿外科3台,普外科2台,心脏外科1台,妇产科4台,成了擅长各个领域的“全能医生”。

“从目前看,泌尿外科、普外科和妇科手术更适合机器人操作。”安医大一附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普外科的胃部手术,位置特殊,附近血管和重要器官多,普通手术难度非常高。而通过手术机器人的精密操作,可以准确切除病灶部位,同时不影响其他脏器。“出血量也很小,还不到50毫升。”

“妇产科做了一台子宫疤痕缺陷修补术,如果采用普通方法,会造成膀胱的损伤。幸亏有了‘达芬奇’。”该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潘孝华庆幸道。

名头响:已有几十人排队

新安晚报记者从安医大一附院获悉,虽然手术室日程安排只能提前一天知道,但目前各个科室等着让“达芬奇”来做手术的患者至少有几十例了。

“机器人适合高难度的精细手术,但并非所有高难度手术都能让机器人做。”据该院心脏外科主任葛建军介绍,9月25日,他们用“达芬奇”为一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微创心脏搭桥术,但这个只适合对单支血管病变症状较轻的病人使用,“如果遇到冠心病突然发作,只能实施紧急开胸手术进行抢救。”

“我的病能让机器人手术吗?”“机器人和普通手术哪种更好?”最近一段时间,前来咨询机器人手术的患者不少,安医大一附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器人手术并非适合所有病症和所有人,是否需要应由相关科室的医生进行科学评估与研判,同一种疾病的患者也需要制定不同的手术方案。                              张薇  本报记者 吴碧琦

0

编辑:许大鹏

资讯标签: 手术机器人“达芬奇达芬奇一周做十台手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