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二五” 安徽奋力崛起

19.10.2015  09:27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0月19日讯(记者:闫少卫) “十二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安徽抢占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过去五年,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安徽经济一路逆势飞扬,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继2009年我省GDP迈入“万亿俱乐部”后,仅用5年时间再上一个新台阶,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达到20848.8亿元,跻身“两万亿俱乐部”。

  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赵金宝:“在宏观环境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安徽也进入新常态,但安徽的发展阶段有别于全国,去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安徽经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走过“十二五”,在“三个强省”战略的指引下,安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在又好又快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中,服务业比重提高到35.4%,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36.4%和35.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0.7%,各项数据占比较2010年均有大幅提高。

  汽车和装备制造业、材料及新材料等一批异军突起的主导产业,开始让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感受到“安徽制造”无处不在的强大力量。

  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突出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方面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对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5年中,民生福祉也在持续改善。截至2014年末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839元,较2010年15788元,增长了近六成。“十二五”期间,安徽继续大力实施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200亿元,特别是在医疗改革、保障房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工程上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全省6800多万人民群众正在分享到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红利。

  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介绍:“倾心尽力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工作,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民生优先的鲜明导向,我们还要多做利长远、打基础、建机制的事情,使财政民生工作更加符合实际,切合人民利益,增强群众福祉。”

  “十二五”期间,安徽城镇人口比例由2010年的43%提高今年的51%,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

  “十二五”期间,安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提前一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的工业节能目标任务,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有力支撑了较快速度的经济增长。

  “十二五”期间,随着《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获批,安徽所有行政区域实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全覆盖。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的出台,安徽更是站在了国家新一轮战略部署的风口。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江淮儿女“十二五”书写的精彩答卷,必将成为永恒的记忆,铭刻史册;“十三五”勾画的蓝图,必将浓墨重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