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办“轮椅马拉松”赛 残障人士和健全人同场竞技

16.11.2015  09:32

起跑哨响起后,大家奋力前行。本报记者项春雷/摄

昨天下午,合肥市杏花公园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马拉松”比赛,50 名来自全省各地的选手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这场特殊的赛事:他们都坐在轮椅上“跑”完了这场长度为两公里的“轮椅马拉松”。比赛现场气氛非常热烈,50 名选手中有一半是前来参与体验的健全人士。最终,来自安庆的残障人士丁锡友击败了其他残友和健全人士,以8分16秒的成绩夺冠。

这个有残障的小伙子第一个冲过终点。

和健全人“同场竞技”

昨天下午的杏花公园草坪上人头攒动,一群统一穿着橘红色T恤的市民尤其引人注目,他们都整齐地坐在轮椅上,为即将开始的“迷你轮椅马拉松比赛”做准备。

虽然原来报名的选手只有30 多名,但是活动现场又有十几名选手报名,所以最后一共是50 名选手参赛,其中一半是残障人士,另一半是前来参与活动体验的健全人士。所有参赛选手需要凭借自己的臂力推动轮椅,按顺序一一通过大赛设定的十个关卡站点,直至“跑完”全程两公里。

做好手掌防护工作很重要。

有“新手”把手掌磨破

由于赛道狭窄,加上坐轮椅不便,因此本次比赛采取四人一组,分组计算成绩然后进行统计。一声哨响后,第一组选手立即“发动”起来冲进赛道。一开始几个选手之间的“赛跑”水平就差距明显:迅速拨动轮子往前冲的一看就是熟练使用轮椅的残障人士,而有些手忙脚乱使不上劲的则是前来参与体验的健全人士。

一名参与体验的小伙子转轮椅转得满头大汗、青筋暴露,冲到终点的时候,他才发现由
于没戴手套,两只手掌都已经磨破出血了。他对记者说:“我叔叔是高位截瘫,所以我对残障
人士比较关注。我自己经常长跑,还曾经跑过半程马拉松,但是这样的‘马拉松’还是第一次
参加,深感残疾人出行的不容易。”
期待更多关注和关怀

合肥市民刘道满是本次比赛的亚军,这个36 岁的小伙子十年前因为意外事故失去双腿,但是长期锻炼之下,胳膊粗壮有力。为了这次比赛,他事先还专门进行过训练,冲过终点后他笑着对记者说:“我是来减肥的,出了这一身汗就算达到目的了!”

刘道满告诉记者:“三四年前我出行的时候,真的很不方便,有时出租车司机看到你坐着轮椅就不会停车,现在这样的情况少多了。希望‘合肥同行身心障碍者发展中心’举办这样的活动能让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注和关怀进一步提高。”

本报记者 王俊/文  项春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