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经济转型:国内影院银幕8成皖产 汽车入驻海外

21.11.2014  12:13

今年上半年,安徽生产总值达到9350.5亿元。细看这份“成绩单”,工业仍是安徽三大产业重中之重。相比之下,服务业在快速发展中。当前全球经济低迷,安徽经济结构该如何优化?芜湖、淮北、合肥、蚌埠四市立足经济转型,交出了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答卷。

市场转型

皖产汽车“入驻”海外

11月17日上午,200台皖产重卡登上远洋货轮,远赴海外。这是江淮汽车出口委内瑞拉5239辆重卡订单的首批产品。据了解,该订单也是我国重卡出口第一大单。

据最新统计数字,芜湖奇瑞汽车目前在海外市场累积销量已接近100万辆;而去年,江淮汽车整车出口达5.84万辆,同比增长5.78%。

“海外汽车技术在提升,对车企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车企也在转型。”江淮汽车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张鹏介绍,目前江淮从整车出口,转向组装工厂“落地”,在海外已有15个组装工厂。而奇瑞在海外地区建有或在建工厂达到16家,遍布埃及、委内瑞拉、乌拉圭等国家和地区。

不仅是车企,芜湖、淮北、合肥、蚌埠四市很多传统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型。

淮北临涣工业园是振兴皖北的“一号工程”。走进园内的临涣焦化公司,一列列火车正拉着乌黑的焦炭驶离厂区。瞄准特种钢市场,今年临涣焦化开发“低硫、特低磷”的一级焦炭,深受上海宝钢等客户青睐,成为燃料新宠儿,不少国外企业也伸来“橄榄枝”。

创新驱动

10家影院银幕8家皖产

如今,电影院已是现代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但市民可能不知道,国内每10家电影院中,有8家的银幕产自安徽。

坐落在芜湖鸠江区的影星银幕公司,是全球三大银幕巨头之一。“经过攻关,在全球第一个实现了金属银幕的可折叠。”该公司董事长高松柏介绍,这大幅降低了运输成本,也为金属银幕进入农村提供了可能。下一步,公司将重点开发印度和非洲市场。

实际上,新技术的开发,让不少传统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传统产业依旧是我省经济版图上的重要部分。经济加速转型,下行压力加大,新科技、新技术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的必经之路。

在合肥,前三季度1476.3亿元工业投资中,有957.9亿元投向了技术改造,同比增长22.7%。

在芜湖,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这四大产业快速发展,新技术的注入,让它们加速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成为芜湖的支柱产业。

城市引擎

现代服务业成“助推器”

11月10日晚上,距双十一到来还有几个小时,位于芜湖的三只松鼠总部早已进入备战状态。

“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让我们当天产生的包裹在三天内能全部发完。”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潘道伟告诉记者,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进步。

在合肥,位于蜀山区的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呼叫中心。订机票、快递物流等服务都离不开这里的每一位客服。“合肥呼叫中心集群已初具规模,发展前景广阔。”合肥联拓总经理杨锐告诉记者。

今年前三季度,合肥服务业增加值1293.4亿元,增长8.3%。按规划,到2020年服务业将成为第一大产业。

对老工业城市来说,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义尤为突出。在蚌埠,前三季度,蚌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69.2亿元,占GDP比重增长至34.8%。

可以说,以物流、商业饮食业、旅游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省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王瑾昭 本报记者 王天昊 杨俊

0

编辑:高勇

资讯标签: 安徽经济转型 从商品转型到市场转型 布局海外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