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中的安徽”

01.09.2014  09:53

  安徽广播网9月1日讯 (记者:许晖) 从2005年,安徽出版集团成立,拉开安徽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到2013年,全省新闻出版业实现营业收入624亿元,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与安徽出版集团跻身“双百亿”集团,仅仅8年多,“改革”已谱写出安徽新闻出版事业的华彩乐章。

  今年7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安徽出版集团与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均超过100亿元,双双进入全国6家“双百亿”集团。

  一个中部省份拥有两家“双百亿”出版发行集团,这并非偶然。2005年初,不是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的安徽,在新闻出版领域开启了改革大幕。2009年底,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社转企改制任务。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先后组建,时代出版、皖新传媒成功上市。新闻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主力军、国民经济新亮点的作用开始凸显。

  改制后的各家出版单位主动面向市场,搞策划、出精品。省里先后出台《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等政策措施,每年安排1000万元“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奖励和补助精品图书的出版等。安徽少儿出版社总编辑徐凤梅说:“一方面从省委宣传部到省局到集团公司,都鼓励支持原创精品的生产,另一方面集团公司对我们年终考核有要求。”

  几年下来,我省有500多种出版物获各类奖项,64种出版物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三大奖。《全宋文》、《昆曲艺术大典》、《中国美术全集》、《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等大型图书的出版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改制后的发行企业开始面对读者,破解实体书店的生存困境。1985年建成的三孝口新华书店,曾是合肥市民购书的首选地,然而随着网购图书和网络阅读的双重冲击,书店一度举步维艰。2013年6月,书店改造后全新亮相,又重新赢得了人气。三孝口新华书店店长刘维维说:“我们日均人流量平均在4、5000人,高的达到8000多,去年试营业到目前营业额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一手抓书店转型、做大传统主业“蛋糕”,一手抓数字教育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培育、开辟全新的产业“蓝海”。安徽出版集团则瞄准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积极探索数字出版新模式新路径。

  今年5月,合肥市民焦雪通过“时光流影”网站出版了一本书《听妈妈说老照片里的故事》。书里通过100多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下母亲人生前三十多年的珍贵岁月。“从整理照片的过程中,也对妈妈也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了解。”焦雪说。

  时代出版公司重点打造的“时光流影”项目上线半年多来,注册用户已近10万人,日点击量5万多次,日上传图片数万张。“时光流影”项目负责人刘桂霞表示,相比其他社交网络,海量资源和自出版是他们的最大优势。“这个网站是全国首家文化生活自出版的社交平台,因为是内容的聚合平台,所以上可以和出版连在一起,下和网民连在一起,打通了出版上下产业链。”刘桂霞说。

  目前,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分别在全国同类集团中排名第6位和第1位,并双双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在两大集团的带动下,2013年,安徽新闻出版产业总体经济规模迈入了全国第八位。

  安徽台短评:《在跨越赶超中奋力推进新闻出版强省建设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安徽出版、发行集团不回避、不退缩,勇当改革的弄潮儿,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企业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大集团,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实践充分证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亦无穷期,文化体制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大幕已经开启,以出版、发行集团为代表的安徽新闻出版业,要进一步深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培育合格市场主体;要紧紧抓住数字化发展的契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破解人才、资金、市场等“瓶颈”制约,在跨越赶超中奋力推进新闻出版强省建设。(文/许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