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1号线选定B型“鼓型车”

15.05.2014  18:02

  列车外形效果图

                2016年底,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将试运营。当前,在土建施工紧张进行的同时,车辆引进也取得重大进展。昨天,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及车辆牵引系统项目正式完成签约。全长24.58公里的1号线将配备26列156节车体地铁车辆,设计最快时速80公里,每列车最大载客量将达到2000余人,车身及车内设计将体现“徽派元素”。

  26列车“上岗”1号线

  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及车辆牵引系统项目由中国南车集团旗下的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和新誉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标。这标志着轨道交通1号线项目重大设备系统建设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将有力保障2016年底通车试运营目标的实现。

  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24.58公里,全线将配备26列156节B型全焊接车体地铁车辆。每节价格约581万元,总费用约9亿多元。

  “列车由6节编组,26列车将在地下循环运行。”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不过,根据实际运行需要,可能安排24列车在线运行,1列车在线备用,1列车在车辆段备用。”

  选中B型“鼓型车”

  轨道交通1号线采用的是当前国内最先进的B型“鼓型车”。

  “外表上看起来像个大肚子,但比传统的B型车宽40毫米,舒适度更高。”有关工程人员介绍,根据客流量分析,轨道交通1号线采用该类型的列车。

  这种列车还具有低噪音、高防火等特点,还能防雾霾,目前已成功运行于杭州、南京、苏州、无锡、东莞等国内大中城市。

  据介绍,此类列车的最大时速能达到80公里。实际运行时速约33公里。这意味着,大概40多分钟,一辆车就能跑完全程。

  “前期运行间隔时间约7分钟,未来可能缩短至2~3分钟。另外,每列车的载客量能达到2000余人。”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徽派列车”明年8月到位

  据介绍,列车将由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负责制造,车辆牵引系统由新誉集团有限公司制造。中国南车集团是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与西门子、庞巴迪、阿尔斯通等国际巨头比肩;新誉集团是一家从事轨道交通、数控设备等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先后成功运营了天津、北京、南京、广州等国内大中型城市地铁项目。

  列车车身大部分为白色,配以“红色飘带”,车窗及车身为黑色。“这是仿南北淝河水交汇的样子,另外,列车内装上目前还在考虑设计方案,也将融入更多徽派元素。”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按照计划,明年8月1日,这些列车将运抵合肥滨湖车辆段,2016年12月31日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