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第十次党代会专题报道”跨越五年——从数字看变迁:现代农业发展成效喜人

25.10.2016  18:05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0月25日消息(记者:丁雨光)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省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总抓手,深入实施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在现代农业建设上闯出新路。目前全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认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97个,而2015年化肥农药利用率较五年前实现双提高、用量实现双降。

  近日,记者来到黟县屏山村看到,这里一片丰收的景象,几台大型收割机正在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的农田里收割水稻。公司负责人徐海波告诉记者,在种植过程中,他们优选优质品种,施用微生物有机肥、使用生物农药对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从目前收割的情况来看,今年水稻的整个产量比去年大概增产5%左右,一亩田大概增产50斤的样子。亩均增收100多块钱:“从耕作上我们也做了许多的实验包括深翻的深度做了对比,品种上我们也提前先做了实验,选择一些适合我们当地种的高产优质的品种进行种植,包括植保上、病虫害防治上我们采用的是无人机的统防统治,各种效果都非常好,这样促成我们今年产量增长。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农业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同时加快转变方式,提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目前,全省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认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97个。2015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高于全国近4个百分点。全省创建100个绿色增产示范片(区)、100个绿色增产示范村、100个绿色增产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105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15年化肥农药利用率实现双提高、用量实现双降。

  这五年,我省初步形成了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了农业经济结构由“一产独大”向“接二连三”、一二三产融合的新转变。口粮优质化水平明显提升,2015年全省小麦、水稻优质率分别达87.5%和87.4%,分别比2010年提高7.5个和6.4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超过9100亿元,比2010年增长148.2;农业新业态蓬勃兴起,农产品电子商务从无到有,2015年交易额达到176亿元。省农委主任孙正东:“我们有序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