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会达沃斯 徽商第一人

10.09.2014  17:13

  在两年前的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安徽力高新能源CEO徐明曾代表徽商,捧得了2013年科技先锋奖,并打破徽商参会“零记录”。昨日,徐明向记者回忆了自己的达沃斯经历。

  英语是唯一交流语言

  “会场上几乎看不见中国人,满眼望去,全是金发碧眼的老外,以至于在部分会场英文成了唯一的交流语言。”中科大毕业的徐明,当年托福成绩过600分,GRE成绩也在2000分以上,相比阿里巴巴的马云等中国企业家,徐明的英文水准堪称“精湛”。

  虽没有语言障碍,但在领奖时,这家新能源企业的“掌门人”还是笃定地选择用中文发表获奖感言。

  仿佛又回到大学时代

  仅在开幕的第一天,徐明所带的200多张名片就散得一张不剩,大大小小的活动一共赶了14场。如此密集的论坛议程,让徐明突然回忆起在中科大读书的那段时光:“在科大读书时,我们每天的学习时间就被分成上午、下午和晚上三班,哪天晚上没学习都有负罪感。”

  徐明感慨,对于第一次亲密接触达沃斯的皖企,这里简直是一个无比宽广的学海。通宵复习会议笔记,翻译英文讲稿,成为他的“达沃斯生活”常态。

  达沃斯最爱“原创性”

  世界经济论坛的“科技先锋”殊荣,缘何落在这家新能源企业的头上?在徐明看来,世界经济论坛的评选有三个偏好:首先考量企业是否掌握原创性的核心技术,其次是观察企业的成长性,即便现在的规模不大。

  此外,更重要的是,达沃斯从骨子里鄙夷那些“利用人性的弱点赚钱”的企业。徐明举例说,比如网游企业,就算赚再多钱,也永远难登达沃斯的领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