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届203班校友返校 赠牌匾望恩师

05.11.2015  01:21
1967届203班校友返校 赠牌匾望恩师 - 安庆师范学院
1967届203班校友返校 赠牌匾望恩师 - 安庆师范学院
来源: 210.45.168.2

  周末的清晨,霜降已过,寒意在在阳光的照耀下渐渐挥散。当大多数人还在寝室睡觉时,宁静的校园变得热闹。他们来了,1967届203班的老学长学姐回来看望母校了。时隔48年,他们再次相聚在师院。当初的52位同学,除了已去的、患有重病的,余下的30位全部都来到了学校。这次,他们回来不仅仅是看望母校,也看望那些教过他们的老师。

我记得你,因为我们在一起四年啊

  “杨秀兰,我终于见到你了。”68岁的朱玉霞一边说,一边紧紧地抱住了71岁的杨秀兰。这是她们自从毕业以后的第一次见面,这一别,竟隔了48年。在朱玉霞的记忆里,杨秀兰一直都是个性格率性的人。一别48年的时光里,她们没有再见过,但是,一见面却能准确地认出对方,朱玉霞说:“就算都老了,但是脸庞是忘不了的啊。”原来,当年,她们是大学的上下铺。
  “那时候,学校还不是安庆师范学院,叫安庆师范专科学校。”68岁的孙敬涛牵着78岁的徐贤钦老师的手,聊着发生大变化的校园。他们记忆里的教学楼红楼,如今文学院落户在这里,当年记忆里的操场,已经坐落着一栋栋教学楼。“学校发生的变化太大了,我们的宿舍也找不到了。”潘十平感叹道。
  “得知他们来学校看我,我内心是无比的感动。今天,48年后看到他们又聚在一起,我真的觉得不容易啊。”78岁的徐贤钦老师感叹道。徐老师还说,也不知道下一次再见到他们会是什么时候了。

这些年,我为学校感到骄傲

  30位同学,分为五个小组,分别看望了徐本浩、邓华清、徐贤钦等五位老师后。他们在校宣传部长负责同志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史馆。看到修葺一新的敬敷书院,以及重新影印整理好的校史档案,他们不禁感叹:“现在这些做得真的很好,珍贵的影像图文,都还保存着。我们那个年代,学校里没有物力财力做这些。
  作家孙家俭在参观了两个校史馆之后说:“我很感动学校现在的发展,人才辈出啊。”因为,他看到校史管里陈列着从他们毕业以后,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全国“挑战杯”比赛的第一名、“青春视觉”摄影大赛的全国唯一特等奖,以及好几个寝室考研全部成功……包括龙山新校区的风貌,都让他感到欣喜。
  他们看完了校史馆,又来到龙山校区,这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安师院。当他们来到龙山校区的时候,由于毕业很多年,没有见过母校的新校区,大家在学校门口就仔细打量着这个从没见过的“母校”,兴奋之余,纷纷在新校区内让跟随拍摄的人员给他们合影。

心怀感激,赠母校“厚德载物”牌匾

    一行人来到龙山校区举行捐赠仪式,为母校送上了“厚德载物”的牌匾。牌匾很新,也象征着这些老学长学姐对母校永不退色的爱护之情。
  谢宏明今年67岁,是所有人中年龄最小的人之一。谈及为什么为什么要送这块牌匾,他说:“厚德是做任何事情的根本,没有厚德哪行嘛。"除此之外,作家徐家俭他还带来了自己的作品集《山雅斋文存》、《中国艺术大系》。这个72岁的老校友说:“学校栽培了我,我只有用知识回报母校。”   
  最后,大家来到了学校后山的文曲亭,兴奋之余,不免又合影起来。“来,小伙子,给我们拍张照。”“这里,这里,给我们拍一张嘛。”“来,坐这边,宏明,我们拍一张。”逛完了新校区,这次同学聚会就即将结束了。“学校很大,环境也很好,希望以后还能和老同学们来母校逛一逛。”谢宏明老人说。(文/学生记者 王文钦  秦天宝 图/学生记者 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