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谯法院:做好司法体制改革下法院工作“加减”法

08.03.2017  16:33
 

  安徽法院网讯    2017年以来,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已新收各类案件1670件,同比上升43.6%,全院入额法官26人,办案形势严峻。为全面落实司法体制改革工作要求,深入推进法院办案责任制改革,根据中央和省关于司法体制改革总体要求,该院先后制定出台《司法体制改革合议庭组建方案》、《专业法官会议实施细则》和《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等系列相关制度,构建符合司法规律的办案责任机制。

  一是因地制宜审判团队加权。根据案由相近、任务均衡原则,配置民事、商事、家事、刑事、立案、执行六大类审判团队,以及道交、旅游、行政、婚姻家庭和环境资源保护等13个合议庭,突出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主体地位,发挥专业法官会议积极作用,形成以员额法官为中心,法官助理与书记员分工协作、紧密配合、相对固定的专业化团队模式,凸显审判权核心地位。

  二是全员办案领导亲自加压。入额法官全部一线办案,院领导和综合审判部门入额法官被编入相应审判业务部门直接办案。同时在省高院要求的基础上,院长年度办理案件权重工作量再上浮至10%,副院长年度办理案件权重工作量再上浮至5%,且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敏感、新类型等案件。截止3月7日,该院相关制度公布执行刚刚十天,院领导和综合审判部门已受理各类案件近50件。

  三是多元解纷为办案减负。进一步完善诉前鉴定、法官工作室和人民陪审员工作,继续加强与妇联、公证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的合作,广泛开展诉前调解和立案调解,坚持繁简分流,推动依法开展简易程序、小额诉讼、司法确认等工作,把大量案件化解在诉前。1-2月已诉前调解案件216件,占全院受理案件总数的13.5%,缩短办案周期,缓解办案压力。

  四是智慧管理为法官减压。院、庭长不再签发未参加案件审理的裁判文书,减少裁判文书流转环节。探索开展要素式裁判,对民间借贷合同、交通事故责任、婚姻纠纷等简单案件试用要素式裁判文书,做到繁简分类、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促进民事案件办案标准化。积极探索语音识别系统、法律文书自动生成系统等技术应用,注重用智慧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法官和书记员工作的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