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转促进行时】践行“走转改” 展示新成就

05.11.2015  13:17

新安晚报 安徽网 今年安徽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并在全省范围推出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贯彻全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精神,省网宣办于10月下旬组织开展了"网媒总编走进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基地"采访活动。安徽网等8家网络媒体总编分别率队走进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深入践行“走转改”,与网友一起体验了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新技术、新形势、新成就。

10月20日至26日,安徽网总编辑副总编辑分别带队赴蚌埠、合肥采访。在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网记者走访了中恒新材料科技责任公司、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公司及中航三鑫公司,深入车间,参观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倾听了公司负责人对基地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的介绍。

在合肥高新区语音基地,记者走访了科大迅飞公司,并到智能语音体验厅亲身感受了智能语音技术在家电、汽车、教育、公共安全等各领域的应用,同时对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展望了合肥语音基地未来两年至五年后发展目标及路径。

采访结束后,安徽网于10月26日发布了首篇稿件《调转促进行时:蚌埠谋求"玻璃城"新冲刺》,稿件报道了蚌埠这座有着深厚底蕴的老工业基地城市,正在紧抓机遇,积极探寻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现实路径,全力打造千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采访团队走进中恒新材料科技责任公司、中建材信息显示材料公司、 中航三鑫太阳能光电玻璃有限公司的厂区车间,与一线工人、技术人员聊天,深入了解到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在国内的领先发展技术水平。采访结束后,记者们感慨,作为"千亿级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蚌埠果然名不虚传。一是集聚态势已经形成,目前已形成了以蚌埠玻璃设计院为龙头,方兴科技、中航三鑫、晟光科技、中恒新材料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集聚态势。二是重大项目中成果涌现,三是高端产品填补空白。

10月27日,安徽网发布了《调转促进行时:合肥"中国声谷"力争5年后达千亿规模》的稿件,对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安徽省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发展合肥基地"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该基地已经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及产业的集聚发展基地,其下一步发展路径逐渐清晰,已经形成"一核、两区、多园"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其发展宏图为:力争到2017年,基地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实现税收18亿元以上;力争到2020年,基地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实现税收50亿元。未来3至5年,基地将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企业500家以上,聚集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5000人以上,把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把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声谷"。采访中,记者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科大迅飞公司的智能语音体验厅,工作人员现场为大家演示了语音技术在智慧教育、智能家电、公共安全、汽车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为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安徽网 此次 还专门通过微博微信对上述两个基地进行了二次传播,同时创新制作了H5微专题,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两篇稿件发布后,蚌埠及合肥等有关方面对此进行了高度的好评。蚌埠有关方面表示,将以安徽网的宣传为契机,不断加快"'调转促',在新兴产业发展上谋求新突破。合肥科大讯飞官方微信更是直接转发了安徽网微信内容,获得数千次的阅读量。网友评论说"骄傲!""一直关注科大讯飞,一直关注迅飞的语音识别技术,希望做大做强"。

通过省网宣办组织的这次接地气的采访,网站采访团队感觉到,网站要做出特色,不能只靠转新闻(即转载),还要靠跑新闻(自己采写有份量的新闻)。同时,由总编带队深入实地采访,更能锻炼网站的采编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