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调转促”的含山样本:黑色铸造绿色路

26.01.2016  09:24

  人民网含山1月25日(张磊田斌锋) “我们这里的水渠终于变清了。”早晨,黄荣会沿着渠边的茅林路前往含山县工业园。一路上,他发现路边的树叶也脱了灰尘透出了绿。

  虽然离春节还有10多天,但在他心里,春风却似乎早早地来了。

  今天,黄荣会来到园区正式签订入园协议。在他承租的22亩土地上将拔起一座新铸造厂,不但厂房比之前拓展了7倍,而且设备也高大上了,手板炉被电炉所取代,订单已主动找上门。

  从因污染被叫停,到转型升级,脱胎换骨,“华东铸造之乡”含山县在过去的一年里上演了多少个黄荣会的故事,又走过了怎样一段黑色铸造的绿色转型路?请看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发自含山的调查报道。

  含城新气象

   为何改——

   环保、市场、人心倒逼

  乍一看很难相信,衣着简朴的黄荣会,靠着之前那个占地3亩的小铸造厂,每年纳税超过50万,产值过千万。而这次新厂投资达到5000万。

  正似这个含山县最偏远的乡镇林头镇,若不是当地人介绍,很难相信整个镇的生产总值一年有30多个亿,被称为“华东铸造之乡”。

  上世纪80、90年代,这里的铸造业盛极一时,“十里炉火旺、万人铸造忙”。可以说,铸造与镇里每个人都有关,人均收入也非常可观。一对夫妻工人在夏天只上半天班的情况下,一年还有15万的收入,更高时可达20万。

  由于没有严格管制,林头镇这个有着百年铸造史的地方,林林总总的大小铸造厂像野草一样疯长,“工人学了手艺,在家里立个炉灶,后院圈个场子就是一个小铸造厂。一户每年创收个十来万一点没问题。”最早一波靠铸造起家的胡家斌告诉记者。

  “看似兴旺的铸造业,底色到底是啥,我们自己最清楚,老头有三个儿子,儿子长大了,将厂子一分为三就叫扩大再生产?”含山县铸造业协会会长冯家伟讲了一个他亲眼所见的故事:一位客商带着订单来到林头镇考察,看到砂石、粉煤等原料露天堆在河渠旁,心里直打鼓,原料日晒雨淋,污染不说,变了质的原料又如何能达标生产呢?转身就走了。

  让人更揪心的是生态环境的破坏。“河是黑的,路是黑的,天也是黑的。”胡家斌说,林头镇的澡堂子,去的最晚的都是铸造工,他们洗完水就黑了。

  2004年,含山县举办了全国性的铸造业大会,请到了全国铸造业协会会长来指导。“到实地考察后,会长的一句话我至今难忘,他指着河渠说,‘如果再照这样发展下去,这条我见过的最美的乡村小河再过几年就会消失不见,而你们中的一大批厂子也会死掉。’一语激起千层浪,给本来满怀自豪的林头人当头一棒。”一位知情人说。

  会长的话果然应验了,林头人看着河渠一天天变成了黑渠,冲天的炉火烟熏火燎。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让一大批小厂子倒了再没起来,给含山铸造人不小的触动。

  而更让含山铸造人触动的是2014年海立精密铸造的投产。

  作为全国最大的空调压缩机供应商,海立的到来犹如一条巨鲨闯进了鱼群,一家的产值就抵上了含山100家铸造厂。

  “我们的产品是供给世界500强的,不与含山当地铸造厂竞争,他们能做的我们做得更好,我们能做的他们做不了。”海立董事长冯家伟说。

  海立机械化生产线

  事实上也是如此,含山县铸造业虽然枝繁叶茂,但大多数规模小,生产效率低,设备现代化程度低,产品也多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下水管道、船锚、铁链等。附加值不高,没有核心竞争力,让含山铸造业的在市场竞争中弱不禁风。

  整改升级的想法,在含山铸造界一天比一天强烈,但是当地始终下不了狠手,毕竟关系到每个含山铸造人的钱袋子。

  直到去年7月,环保部华东稽查局对其下了最严整改令。含山林头镇大大小小共242家铸造厂全部停产整改。

  “当时也有些懵,百年的产业就这样完了?其实不是这样。想想这何尝不是一次转型升级的契机。”含山县工业园区副主任戴传平说,“是到了破釜沉舟、壮士断腕的时候了。”

   如何改——

   整活不整死,“三转三升”脱胎换骨

  “关停整改,我们执行得非常坚决。但是如何改?是简单的一关了之,还是借此契机做我们多年想做而没做的事,推动整个含山铸造业转型升级。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虽然要比前者来得耗心费力的多。”戴传平说。

  含山县对林头镇这242家铸造厂,采取关停一批、整改一批、升级一批的整改措施,关掉了119家年产量低于4000吨、使用手板炉的小铸造厂,整改合并了80多家。大半年时间,从242家缩减至几十家,并且全部迁入含山工业园区统一管理。

  这是伤筋动骨的大手术,涉及人员7000人、税收8000万,如何顺利淘汰掉、升级好,对于政府主管部门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整改过程中,含山县多部门联动,严格执法,强调“谁不达到环保要求,谁就不能生存下去”。同时,在土地租金、税收以及技改设备补助上给予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减轻企业转型中的阵痛。

  在林头镇驱车慢行,可以发现河渠沿线一个个覆盖着厚厚灰尘的低矮厂房已全部被清理。走进一家院门半掩的工厂,只见地面上零散地堆放着生产工具,厂主向记者介绍,因为离达标要求差很远,手扳炉拆除后,他们决定放弃这个干了快十年的行当,“可能会转做农家乐,家里人正在筹划。”

  针对这119家被“筛”下来的淘汰企业,含山县提出以“改造转产、整合转移、退出转用”为内容的“三转”思路。对整治无望且无力转移的企业,政府根据企业自身意愿帮助其联系、引进其他产业或鼓励其从事其他行业。

  还有20多家企业则选择以单独或抱团的方式“整合转移”。位于林头的含山工业园原先集中了78家铸造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相对于园外都要略胜一筹。在此次专项整治中,园区淘汰了一些落后企业,也迎来了一批园外企业,胡家斌的飞骏汽车部件公司即为一位新成员。

  去年7月15日签订入园协议后,胡家斌在园区租下了两栋标准化厂房,投资近600万元新上了一条铸造水平线和两台电炉,办理了环评手续并于11月通过了验收,现已投入生产。前两天,他的新园区迎来了美国客商,对其现场设备、产品质量都很认可,当场定下了订单。“这在入园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次整改中,能宇、富龙、丰华三家铸造厂都不达标,面临淘汰,怎么办?三家选择抱团升级,通过重组,提升生产能力、管理水平以及环保水平,让1+1+1>3。

  “原先三家各自为营,分别生产高铁配件、汽车配件、减速机,技术落后、抵御风险能力弱,一旦有大的风波就会倒闭,现在整合后,设备上来了,运用的是当今国内领先的消失模技术,生产能力也上来了,新接了台湾企业的订单。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组建后的新厂负责人蔡发华说。

  专项整治让经历“阵痛”的工业园区以及整个铸造产业焕发出了新气象,也流露出了新活力。“通过整治,园区内无论是设备和产品都上了一个档次,铸造行业的许多先进设备陆续上线,例如现在园区有3条全自动消失模生产线、3条铸造垂直分型生产线和2条水平生产线。而先进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也受到市场青睐,”戴传平说,伴随着企业规模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目前已有12家企业通过了铸造行业准入验收。

  原先只为一个企业做配套,现在上了新生产线和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客户也多了,黄荣会最近从江浙一带拿了不少订单回来。“更为明显的是效率的大幅提升,原来150人年产量3000吨,现在只需要50人,年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他说。

  “除‘三转’外,含山铸造产业的转型还有一个核心‘三升’,即引进升级、重组升级和技改升级。事实上在这次整治中保存下来的企业全部都实施了一次技改过程,引进升级和重组升级则是我们未来重要的发力点。”含山县县委书记卞建秋介绍说。

  2015年,含山引进央企中铁物资,与本土一家民营铸造企业辉煌公司联手成立中铁恒达铁路器材,投资11.8亿主攻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这次重组升级中,辉煌公司以土地入股,实现了以增量盘活存量、从传统到新兴产业的跨越。

  生态含山——含山月亮湾景区

   往哪改——

   把绿色做底色严把环保关做强文旅业

  “此次环保部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以倒逼的方式,推动着含山铸造的加速转型,经过大半年的整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转型升级的步伐永不停止,对绿色的追求没有止境。”卞建秋说,含山正在加紧编制绿色铸造产业发展规划,以期通过规划引领,将含山铸造逐步引上绿色转型的新路子。

  现在回头看,这次整改不是把含山铸造业整没了,而是壮大了,更难能可贵的是,含山铸造人环保意识转型升级了,绿色发展理念在含山形成共识,见到实效。

  走进海立厂区,看不到粉尘垢面,所有生产环节都在密封状态下进行;没有废弃物,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零排放”;有限资源无限循环,“零排放”处理出来的水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绿色铸造、精心铸就”,从配料、炉温、配方、造型、烧铸、冷却等环节,海立都有信息化掌控。产品也从原来铁的铸造到铝合金的铸造,向着轻量化发展、高精端发展。

  “绿色是含山的底色,宁可发展慢一些,也要保住含山含水、臻善臻美。”2013年12月,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含山县被列为限制开发区域,这在马鞍山市是唯一的。“这个规划,对含山来说并不是坏事,是个好事。它对我们发展的要求更高了,要求我们走出一条既绿色又环保、更可持续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卞建秋说。

  含山县给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倒逼着生变”。

  有很多项目,因为环保不符合条件,被坚决否决。含山专门设立招商项目预审委员会,由分管副县长任主任,对所有项目作环保审查,拒绝了一大批到含山投资的项目。去年,10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汽车零部件电池生产厂、大型养猪场等很多极具诱惑的项目都因为环保被拒之门外。

  减掉污染项目,迎来新兴产业。2015年,分别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中铁恒达铁路器材和龙源风力发电项目落户含山。含山经济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含山工业园区节能环保基地列入马鞍山市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关闭矿山,修复生态。去年,含山县关闭矿山4个,生态修复10万平方米。淘汰黄标车410辆,改造主城区燃煤锅炉28台。完成成片造林1.4万亩,建成长江引水工程取水泵房,铺设输水管网21公里;建设雨污水管网20公里。

  “看长远,看未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享受自然。”根据绿色发展理念,含山县实行错位发展、分类考核,推进“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特色化、差别化发展,规划建设北部农业生态涵养区、中部产城一体生活服务区、南部商贸旅游集聚区、西部工业核心区四大功能片区。

  “限制开发不是不让发展,相反,在周边都是重点开发区域的大环境下,含山县完全可以错位发展,做出特色。”卞建秋意识到,含山应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协调上谋思路,在绿色上求突破,把含山县的文化旅游产业做到无限大。

  伍子胥古道骑行

  含山县铜闸镇经营牛头馆的王伯廷至今还保留着和县委书记卞建秋的互动短信。“经营牛头馆这几年,我积累了自己的思想、手艺、特色、客源等,但发展遇到瓶颈,想借文旅兴县的东风,筹资600万元扩大经营,赶超老鹅汤,为含山大旅游增光添彩。”王伯廷说,文旅兴县战略和老鹅汤美食节的巨大成功,给了他二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给卞书记发了条短信,想找块地皮来发展。

  让王伯廷意外的是,卞书记很快就给他回了信,对其创业热情表示赞赏和支持,并告知已将王伯廷遇到的困难反馈给了铜闸镇的党政领导,要求帮助解决。

  很快,铜闸镇就帮助王伯廷想出了办法,一块4.93亩的闲置土地将拿来竞标。“等手续完备以后,我就可以参加招投标了。”王伯廷开心地说道。

  得益于“文旅兴县”带来的机遇,像王伯廷这样受益的创客,还有老肖东关老鹅汤饭店的“传人”肖安生。去年美食节期间,来自南京、合肥、芜湖、宣城等地的游人食客纷至沓来,让本就闻名遐迩的含山老鹅汤更加美名扬。肖安生说,“品牌加上人气,我们自然敢投资再创业。我计划投资500万另建一座四层小楼,提高接待能力,让游客既有的吃,还有得住。”

  2015年,含山县利用自己在马鞍山市独有的生态茶叶、伍子胥古道、老鹅汤美食等资源,打造三大节庆品牌促进文化旅游发展。4月在含眉茶博园举办首届含山采茶节;5月,在伍子胥古道举办首届含山户外旅游节;9月在铜闸镇老鹅汤美食村举办首届含山老鹅汤美食节,引爆“十一”黄金周。

  含山含水、臻善臻美,含山“绿色”转型路上,步伐有力。

[ 编辑: 江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