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人大常委会到黟县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

02.09.2014  19:09
近日,黄山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黟县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情况开展调研活动。市人大调研组深入黟县金星工艺厂、小石徽雕艺术研发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并在黟县人大召开座谈会,听取黟县人民政府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调研组认为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当丰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工作,细致到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著。

        调研组就“宣传不够到位,认识有待提升;传承后继乏人,保护亟待加强;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展示平台”等存在问题,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期历史演变中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等手段,广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其作用。切实增强保护的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并积极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县文化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保护措施。 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县文化部门要切实加强协调,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单位、进企业、进社区,吸引更多的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表彰奖励民间艺人,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发展。 三是重视人才培养,推进传承发展。 要综合运用政策资源,建立健全从经济上、生活上、医疗保健上关心和爱护传承艺人的有效机制。同时针对非物质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要尽快出台相关办法,资助和扶持民间艺人带徒传艺。切实加强对县、乡专职“非遗”干部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其研究、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化水平。 四是 狠抓设施建设,确保 抢救利用。 县文化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项目申报争取力度,争取和实施一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夯实县、乡、村三级文化基础设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力度,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开发旅游结合起来,创新思路,研发新产品,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

信息来源:信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