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读者送来“千字选票” 新安百花奖评选收获感动

11.11.2014  10:06

昨天上午,第十五届新安百花奖评选小组办公室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是本报的老读者王海泉。王老怕邮寄过程中信件遗失,亲自将选票送到报社。还有更多读者通过安徽网新安百花奖评选专区进行网络投票,两日来投票已达千余次。

王海泉是合肥市委党校一名退休副教授,今年74岁,长期从事党校学报编辑工作,对报纸有着深厚感情和独到见解。“咱们算是同行,我特别喜欢看《新安晚报》,你们的报纸报道内容丰富,编排精巧美观,很值得一读,同时兼具收藏价值,《2014新安百花奖年度报告》我已经保存了。”王海泉说。

在投票信中,王老写下了满满两页纸,共计千余字,他从专业角度对本届新安百花奖候选作品及人员进行了深刻点评。去年12月份,本报推出《看见毛泽东》重磅策划,王老在信件中这样写道: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这组策划通过寻找十多位健在的、曾和毛泽东有过近距离接触的安徽人讲述,呈现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唤醒一段珍贵的记忆,细节和故事很是打动人。对今年3月、8月推出的《马航失联》策划,他点评道:记者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失联客机上有6名安徽籍乘客,这一消息令人揪心,通过连线部分失联乘客家属,5个月的等待,5个月的煎熬,家属们的讲述令人心痛,让我们感同身受。

此外,王老还对自己支持的候选好稿篇目及记者、编辑、版式、校对、版面、周刊等做了细致评点,尤其是对本报近期推出的《家周刊》赞不绝口,“订阅你们报纸好多年了,每期都看,哪篇报道好,哪个栏目好都在心里呢。”

信的最后,王老对本报内容、发行及百花奖评选提出五点建设性建议,字里行间饱含深情,满腹厚望。

接受来信投票的同时,安徽网特别开通的网络投票专区也热度非凡,两天时间就有千余人参与投票。家住合肥市香槟小镇的赵克武曾是一名柔道运动员,退役后在合肥从事工程建筑工作,订阅本报已有8年时间,几乎每年都参与新安百花奖投票,“候选策划及好稿整体质量很高,篇篇有看点,作为读者,我很满意,优中选优吧。”

因自己的从业经历,赵克武平时关注最多的是本报的合肥新闻及体育版,除在家看报外,他还特别关注了本报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浏览本报重要报道,用他自己的话讲,叫“线上线下两不误”。 本报记者 康鹏飞

温馨提示

本届新安百花奖评选截止日期为2014年11月20日(以寄出邮戳为准),请读者按所列各项候选稿件篇目、版面及编辑、记者姓名编号填写,候选策划可以最多填6个编号,候选新闻报道、记者、编辑、版面每项最多可填3个编号,候选版式、校对、周刊每项最多可填2个编号,多填无效。

请将表格剪下(复印无效)贴在信封背后寄往合肥市政务新区潜山路1469号安徽报业大厦11楼新安晚报总编室“新安百花奖”评选小组收,邮编:230071。

网络投票可登录安徽网(www.ahwang.cn),点击首页相关链接进入投票页面,根据提示点选各项评选的候选项名单,每个IP地址限投一票。

我们将从所有参与评选的读者中抽取热心读者100名,各赠送2015年《新安晚报》一份,并将从热心读者中抽取特别奖4名,各奖励人民币1000元。

0

编辑:高勇

资讯标签: 千字选票 新安百花奖评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