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设计与制造深度融合 由安徽制造变安徽创造

03.12.2015  04:06

  “工业设计提升产品价值,增强产业软实力”

  手机没电了,身边的人都没带充电宝,怎么办?新一届省工业设计大赛终评现场展出的“自由分享”连接线,在原有数据线USB接口上设计一个电源转换器,通过连接到另一部手机上,就可使有电的手机变身移动电源给没电的手机充电。 “脑洞大开”的设计虽简单,但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11月26日至29日,省第二届“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终评系列活动在蚌埠市举行。从“高大上”的机器人、无人机,到“接地气”的小家电、移动公厕等,来自全省各地的工业设计类创新产品获得国内外专家及参观市民的好评。

  “加快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增强产业软实力,推动工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举措;也是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形成新产业、催生新业态、创立新模式,引领消费需求,促进产品升级的重要途径。 ”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说。

  本届大赛以“设计提升价值,创意改变生活”为主题,涵盖产品设计和概念设计两种类型。省内企业和高校学生参与热情普遍较高,大赛征集阶段,共有276家企业、1817名个人报名参赛,参赛作品总量达到2688件,涉及车辆与装备、电子信息与家用电器、养老保健与儿童用品、工艺与旅游品、产品包装和家具办公用品等多个领域,反映了我省优势产业的设计能力。

  据了解,由国内业内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入围终评的500余件作品,从先导性、创新性、实用性、美学效果、人机工学、品质、环保性、经济性等8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审,最终评定获奖作品。

  “很多企业学会了‘造’,但还没有学会如何‘制’”

  LWG890型高速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是安徽普源分离机械制造公司与东北大学等工业设计专业团队共同研发设计的一款最新产品。产品以其设计的先导性、创新性等在大赛中获得评委一致肯定,赢得本届工业设计大赛“至尊奖”。

  “设备运行全自动、节能多、震动小,转速领先国际,处理量达到每小时180立方米,成功填补国内高转速、大处理量离心机空白,性能远超同类型其他产品。”普源公司工程师郑强说,这款设备在环保领域,尤其是在河道清淤、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其全自动功能可大大节省劳动成本,共直流母线的运用可以让辅电机发电供主电机使用,减少电力消耗。

  工业设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其核心是产品设计,灵魂是自主创新。目前,设计创新对提高企业和产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我省许多企业认识不足。只重视引进技术、购买设备、广告营销,没有将设计作为企业产品开发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制造不能与工业设计分开,离开了工业设计,就只有造,而没有了制。”谈及工业设计与制造结合的问题时,来皖参加大赛的清华大学教授柳冠中坦言,我国是制造大国,但很多企业只学会了“造”,还没有学会如何“制”。

  长期以来,制造业由于缺乏创意设计,大多只能在产业链的低端打转,利润微薄。 “人家吃肉,我们喝汤”,即便企业有一定规模,也无法改变“配角”的命运,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发展。“如果只会制造,而没有设计,便只能算是加工。实现设计与制造的深度融合,‘制造业强国’才能从梦想变成现实。 ”柳冠中说。

  “使好设计‘落地’,促进优秀成果产业化”

  脚垫按照停靠楼层划分成不同等待区域,“11-15F”区域最靠近电梯门,乘客先进电梯,最后出来;“2-5F”区域则离电梯门稍远,乘客最后进电梯,最先出来。大赛展出的可铺设在电梯门入口的“定位脚垫”,可以解决生活中挤电梯的问题。本次终评参赛作品注重以设计手段有效整合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出了较为完备的解决方案。同时,作品注重科技与文化、技术的融合,突显了视觉美观、人机交互、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

  省工业设计协会负责人说,本次终评展出了具有开放性前瞻性的概念设计类作品,集中展示了我省工业设计领域的优秀产品设计类成果,大赛为企业、设计机构、行业组织、科研院所、高校、独立设计师、青年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平台,也为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搭建了对接平台。

  “举办省级层面设计比赛,意图很好,意义重要,吹响了工业设计发展的号角。但不应止步于此,关键是要让产品‘落地生根’,体现使用价值。 ”柳冠中说,今年参赛的作品质量,较去年相比有很大的提升,好设计关键在于应用。

  安徽如何开展工业设计、发展工业设计产业,柳冠中提出了建议:“不可能让每个工厂都建一个设计中心,也没这个必要。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设计公司,企业与设计公司可以合作发展,建立一个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长期合作体制。 ”

  “将继续在全省营造关注、参与、支持工业设计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各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才能和创业激情,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工业设计优秀成果的产业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转变。”牛弩韬说。(记者 吴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