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风云在全省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培训班上的讲话

10.11.2014  12:27

2014年11月6日 

同志们:

        自201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在各级农机部门的努力下,我省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发展取得较大成就,园艺设施和养殖设施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我省坚持以“优化布局、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市场引导”为原则,通过资金推动、政策带动、需求拉动三管齐下,设施农业机械化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有力推动了全省农机装备结构的升级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提高了农业的“增产、增收、增效”水平。

      今天上午,我们实地参观了谯城区4个设施农业基地现场。大家看了之后,很受震撼,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刚才,谯城区、芜湖县农机局负责同志做了大会交流发言,介绍了各自推进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成效和经验,讲得都很好,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我们还特别邀请了3位设施农业领域的专家给大家授课。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理清思路,准确分析面临的形势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是以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为主要特征的集约型的、高效性的产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是解决资源人口矛盾的必然要求,是调整农业结构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设施农业装备,即用于设施农业中的作业机械、环境控制设备、卷帘卷膜装置等,作为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载体,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广应用必将推动设施农业上台阶、上档次,设施农业技术体系的升级一定包含着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优化。

      (一)我省设施农业建设的主要成就 

      1.全省设施农业装备的基本情况。设施农业装备是设施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省局多次召开设施农业装备农机化技术的推进会和现场观摩会,对设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全省设施农业装备稳定持续发展,设施农业装备有了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应用  ,不但提升了设施农业的生产水平,同时也增加了整体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设施农业装备发展还表现出总体数量上的增加,设施农业装备从无到有,由单项向多功能过渡,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不断提高,产品品种结构逐步得到了改善,实现了功能与结构的创新,实现了对田间耕作、灌溉施肥、温度与湿度控制等方面的功能。设施农业装备在发展水平上不断提升,在自动化程度上不断提升,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止2013年底,全省设施农业中温室总面积已经达到18542万平方米,其中连栋温室97万平方米,日光温室1915万平方米,塑料大棚16530万平方米,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458套,保鲜储藏设备2784台(套),各类畜牧养殖机械74858台,渔业机械62531台。 

      2.设施农业装备得到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投入逐步增加。为了加快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农机部门积极沟通协调,认真落实了设施农业机械化的补贴政策,并不断扩大对设施农机具的补贴范围和力度。今年到本月为止,全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已经补贴各类设施农业机械5000台(套),享受补贴资金700余万元。补贴水稻工厂化育秧设备226套;补贴日光温室卷帘机4514台,其中砀山县补贴4146台;补贴田园管理机151台,其中太和县补贴109台;补贴保鲜储藏设备261台(套),其中岳西县补贴49台(套)。财政投入的增加,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兴办设施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设施农业装备的发展。

      3.  开展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活动。今年,省局在谯城区等9个县安排了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专项资金,继续推进“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单位建设活动”。以设施园艺为主,创建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片,开展试验示范、宣传推广、教育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同时调动示范单位建设的积极性,引导示范单位有重点的提升和改善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水平,提高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周围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4.  因地制宜,形成区域性发展格局。全省各地围绕本地高效农业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积极发展。目前,全省初步形成淮河以北地区种植蔬菜瓜果为主的日光温室、沿淮及淮河以南地区种植蔬菜草莓为主的塑料大棚等各具特色的设施农业装备发展格局,有力推动了当地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机化发展领域,形成了我省农机化发展的区域特色。

      (二)发展设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3年,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28.4%。但与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7.2%相比,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滞后,装备水平不高,技术相对落后,这不仅制约了农机化的全面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已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和问题。

      1.机械化程度低,设备不配套,环境调控能力差。我省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现有的产品机型不多,且多为借用已有的陆地用小型耕作机械,设施农业温、光、气的测试设备、调控设备极少,仍然停留在依靠经验或单因子定性调节控制阶段。机械化水平低是制约我省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2.设施农业装备品种数量偏低,发展不平衡。国外发达国家发展设施农业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路线,而我省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采用的是“低投入、低能耗”的技术体系。温室结构简易,环境控制能力低。除传统的耕种收机械设备外,设施植保机械、喷灌滴灌设备、加工成套设备、温控调节、自动控制等设备品种少、数量少,生产管理主要靠经验,缺少规范管理的标准,与数量化和指标化生产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在有的地方设施农业装备的数量和质量较高,有的地区设施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设施农业装备的优势还没有显现出来,设施农业的建立还在萌芽阶段,发展不平衡,影响设施农业装备的全面发展。

      3.财政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发展需要。设施农业机械单机价格较高,农民购买力有限,农机购置补贴对设施农业机械的补贴品种较少,许多农业生产急需的机械品种还没有纳入补贴范围。同时,设施农业的装备技术及设施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综合服务方面财政投入缺口也较大,与设施农业发展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4.  专业技术人员少,技术服务力量薄弱。由于近年设施农业面积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缺口也在增加,农机部门缺少设施农业的技术推广服务机构,技术服务、培训跟不上,已经成为影响设施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5.设施结构简陋,设施水平仍然较低。从统计数字上看,我省设施农业面积不足耕地面积1%,设施装备的水平偏低,90%的温室以简易型塑料大棚为主,有些仅具有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低,保温、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温、光、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状况和较低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但整体设施水平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二、准确分析,正确把握设施农业装备发展的方向

      从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看  ,设施农业装备技术逐步标准化、大型化,作业机械化,设施环境监控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工厂化成为发展的趋势。我省的设施农业已从蔬菜  生产扩展到了瓜果、畜禽、水产养殖、林木育苗、中药材等的种植和养殖。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扩大和需求的增多,对相关设施装备技术的功能、质量都不断出现新的要求。未来我省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发展,必须首先兼顾我省耕地面积下降、灌溉水资源日益匮乏、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农业生产成本显著提高的现实背景,推广和应用以下装备技术:

      (一)设施关键环节装备技术

      推广应用微型耕整地作业机械装备,要求体积和质量小,兼顾动力,操作性强,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并配备相应的配套机具,可完成复式作业。推广应用适合设施内作业的小型精量播种装备,能实现行距、穴距及播深可调。推广应用育苗移植装备,尤其是可与微型耕作机械配套的小型钵苗移栽机  ,实现多穴攫取秧苗和栽植自动作业。

      (二)环境调控装备技术
     
      在强调改善环境来提高生产率的同时,结合相应生产模式,推广应用可以根据设施动植物等生长需求特性的环境自动控制装备技术,实时调节动植物的生长环境,优化创造动植物在可控环  境下适宜的成长发育条件,提高设施产品质量,实现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

      (三)精准生产装备技术

        根据植物生长和土壤特性和需求,推广应用精准变量施肥、施药,灌溉施肥、施药一体装备,以及精准灌溉的装备技术产品,精准、精量的进行设施农业作业装备,以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减少、杜绝化学物质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  自然资源,提供绿色、有机、安全农产品。

        三、明确任务,稳定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今后,我们仍然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市场主导,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我省实际,以设施农业为载体,配套跟进先进适用的农机技术装备,实现农机、农艺协调发展。主要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

      明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既是“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也是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上周,我们在合肥举办了“安徽省‘十三五’规划编制专题培训班”,特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资深教授、全国农机化研究方面的著名专家白人朴教授讲课。白教授建议“十三五”时期,安徽应该建设六大工程示范区,探索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其中就包括设施农业机械化工程。明年的任务是繁重的,既要完成“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又要谋划好“十三五”规划的蓝图,各地要及早调研,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设施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搜索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加强宣传引导,转变思想观念

      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广泛宣传,把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资源利用比较充分,能够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重要作用宣传到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对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性能、操作要求、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突出特点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设施农业机械化建设和发展之中。要通过宣传引导,使设施农业生产经营思想观念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粗放生产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只注重设施园艺向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并举转变;从只注重经济效益向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筹发展转变。

      (三)做好试验示范,树立良好典型

      继续开展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活动,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品种建立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基地,科学稳步地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使农民少走弯路,节省成本,减少投资风险。通过示范基地为广大农民提供最新的设施、技术信息和培训教育,引导农民发展标准化农业设施,种植最具市场潜力、效益更好的新品种,从而推动全省设施农业向规模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并且以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建设为载体,建立集示范、推广为一体的高科技示范片,培育一批管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带动面积大的设施农业生产主体,通过示范引导,把先进技术、品种、运行模式等传播到农民手中。

      (四)吸纳多方扶持,争取加大投入 

      设施农业装备资金投入量大,而农民自身投资能力有限,但是财政购置补贴类型偏少,额度不足,还有不少农民需求迫切的设施农业机械未列入购置补贴目录。扩大设施农业装备的购置补贴范围,争取设施农业装备专项发展资金,持续扶持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们明年要做的重要工作。要通过多种优惠政策科学引导,增加财政投入,形成政府推动、农民发展的市场化运行格局。

        (五)  加强技术指导,注重人才培养

      设施农业的发展,设施是关键,科技是根本。纵观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无论国内国外,特别是国外诸如荷兰、日本和以色列等一些发达国家,包括我们国家以山东为代表的设施农业的发展,都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样板。

      我省在设施农业装备的技术、管理等方面极度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与国外和先进省份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注重培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提高生产者的素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努力提高科技水平。今年,省局已经向省外国专家局申请了赴国外参加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培训的项目,明年还将组织去外省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积极为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培养人才。由于人数限制,这次培训班没有培训到全部县,但是像今天这样的培训班,明年还会继续办,争取把全省各市、县(市、区)都轮训一遍。各市、县(市、区)要强化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开展实用、直观、通俗易懂的科技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设施农业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持续发展的路子,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

      同志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化,是惠农强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事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工作。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为促进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