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创业报家乡——记界首市代桥镇退伍军人张晓峰

14.09.2017  20:36

    安徽新闻网(www.ahnews.org)讯:又是一年新兵季,又一群热血青年怀揣梦想走进向往已久的绿色军营,开始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军旅征程。“迎新送旧”,一大批退伍老兵也将踏上返乡路。褪下昔日荣光后,如何“退伍不褪色”,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继续为家乡建设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退伍老兵张晓峰是这样回答的。

   光荣入伍,保家卫国

  看到张晓峰时,这个37岁的大男人显得有些沉默寡言,但眉眼间又闪烁着军人特有的坚毅光芒。问起在队里的情况,他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在部队近16年的时间里,部队辛勤培养和严格的训练让自己入了党、立了功,逐渐从一个新兵蜕变成一个成熟的老兵。

  1997年12月张晓峰怀着对绿色军营的憧憬和家人的嘱托应征入伍,服役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边防8团,在天寒地冻的祖国北部边疆,把守着祖国的北大门。作为边防军,承担着守卫祖国边疆的重任,随时都可能面临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只有过硬的训练和技术才是保障祖国安全最有力的武器。

  在部队服役期间他刻苦训练、努力工作,曾六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四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

  2013年12月他光荣退伍。

  退伍后的张晓峰并没有选择安逸的就业、过安稳日子,而是走上了创业道路。

  “部队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的体质,这些都成为我永不言弃的资本。虽然创业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不会轻言放弃。”张晓峰的话给笔者印象很深。

   返乡创业,彰显本色

  “家乡现在还很贫困,家乡父老乡亲的收入还是那么少,我一定要带着家乡父老一起发家致富!”

  张晓峰认为,退伍,只是战场的转移,真正的军人脱下军装复员后,依然会保持军人的信念和勇敢。而且会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在为家乡建设路上永做先锋。

  2016年张晓峰自筹资金400余万元,创办了万花巢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同时成立阿里巴巴线上批发网店及亳州康美国际中药城的实体销售公司为一体的购销产业链,以本地种植为基地,线上线下销售为依托,构成了完整的购销渠道。

  现在的万花巢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有的在切片,有的在装袋,有的在装盒,一片繁忙景象。一盒盒的花茶就在他们手中“诞生”。

  “两条生产线大小机器设备几十余台,十多个生产车间共计700多个平方米,办公楼400平方米,中药晾晒场500平方米,基本满足目前生产及办公条件。”张晓峰介绍。

  “我们生产的花茶远销内蒙、云贵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截止8月底,实现了销售额900多万元。现在是产销两旺,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

  生产车间离不开药材生产基地。

  自己流转土地100亩,和农民签订购销合同引导农户订单种植200多亩,张晓峰建起了自己的地产中药材生产基地。带动农户40余户,农户种植中药材的收入是以前粮食种植收入的三倍以上,加快了农村脱贫的脚步。

  “明后两年我们的药材基地要发展到1000亩以上,主要种植甜叶菊和薄荷叶等中药材,形成规模化种植。”张晓峰信心十足。

   不忘初心,扶贫济困

  “有些人,手里有俩钱,尾巴撅多高,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晓峰就不一样,这孩子心眼好、懂事,有社会责任感,自己发展的同时,不忘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代西村村主任张新凤赞不绝口。

  据介绍,“万花巢”公司现有员工48人,岗位分为车间工人和种植季节工,生产车间38人为长期工,其中贫困户19人,种植基地为10人是季节工。在用工方面,优先录用符合生产要求的贫困户、低保户和残疾人。长期工工资满勤每人每月1500-1700元,季节工每人每天40-50元。

  “公司的管理非常人性化,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公司员工可以随时请假,一小时以内不扣工资,迟到10分钟以内不扣工资,解决了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监护问题。”该公司工人、代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赵云真告诉笔者。

  “在这里务工除了可以拿到工资外,每个月上级还有572元的就业补助。”建档立卡贫困户郭慧婷说。在“万花巢”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享受到了上级对在居家创业基地务工半年以上且年收入六千元以上的贫困户就业补贴。

  “一个人、一个企业,除了赚钱之外,还要有社会责任感。应该服务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把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最低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这些都是我和我的公司应该具有的目标,也可以说是使命吧。”张晓峰掷地有声。“致富路上绝不能忘了‘最牵挂的人’!”

  目前,在他的生产车间上班的1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年均工资收入一万五到两万块钱,有1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帮助管理药材种植基地,人均年收入都在六千元以上,有17户38人每年得到土地流转租金11万元。

  “我只凭一颗赤诚之心,立志扎根农村这片沃土,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张晓峰信心十足,“下一步,要以广阔的网络空间为平台,以互联网+农户基地种植+生产加工的形式,多做业务、增大收益,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