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人远离保健品促销陷阱

11.05.2016  12:42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关注保健养生,不惜为保健品一掷千金。一些保健品商家夸大宣传并以“专家”讲座、赠送礼品、免费体检等促销方式误导消费,损害了老年人合法权益

  买保健品买上了瘾

  “我妈买保健品买上了瘾,春节时买的一堆还没吃完用完,‘母亲节’我回老家,发现她又花1000多元买了一个带保健功能的洗脚盆。 ”5月8日,刚从淮南老家返回合肥的王丽告诉记者。

  看到不少老人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报道,今年春节,王丽与姐姐一起给母亲“洗脑”,劝她别再买保健品了,谨防上当受骗,“我妈当时答应得好,但转脸又买了这个保健洗脚盆。我看了一下,虽然是正规产品,但价格是商场同类产品的几倍,不值。 ”老人也知道女儿反对自己买保健品,可她也有自己的无奈,“都是老熟人了,人家小伙子免费给我量血压,常常打电话问寒问暖,这次体验这个洗脚盆,还亲自给我洗脚,送了很多赠品,哪好意思不买? ”

  王丽的妈妈今年60多岁,去年4月,老人购买了第一份可以软化血管的保健食品,当时还很慎重,特意等女儿回家问问,确定不是假货才开始服用。“我上网查了下,看保健食品的批文是真的,就没放在心上。 ”在王丽看来,母亲年纪大了,关注保健养生是人之常情,她自己有时也会给父母买蛋白粉、口服液之类的保健品。

  几个月后,王丽发现家里多了好多保健品,有吃的有用的,连枕头、杯子等生活用品都换成带有保健功能的了。她现在很担心妈妈被骗,更担心长期用保健品对老人身体不好。

  因为沉迷保健品,2008年至今,肥东县石塘镇金桥街81岁的张老花掉6万元积蓄。每天雷打不动地吃上一堆养胃、养肾、“治疗”肩腰疼痛的保健品胶囊,张老就会感觉安心不少。 “(我院)从未通过邮局、物流或上门等形式销售保健品……如您已购买了此类产品,建议停止使用,并向当地公安、工商或药监部门举报。 ”直到近日,家人为他找到北京一家医院的这份声明,揭破某保健品“知名医院”“军医教授”的伪装,老人才发现上当受骗。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老人平时省吃俭用,迷上保健品后却不惜血本“花钱买健康”。据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

  促销骗局屡屡得手

  市场上一些保健品宣传“两个月血压恢复正常”“彻底清除血栓”“可治疗300多种疾病”等,明显夸大其词。然而,当保健品披上“进口”“祖传”“高科技”等外衣,再通过患者亲身经历、“专家”讲座、“亲情”互动、健康旅游等层出不穷的促销手段“华丽登场”时,常常能忽悠得不少老人“找不着北”。

  一场免费体验,一段宣传片再加上所谓的“首席医疗专家”现场指导,让家住滁城银花东区的陶老先生迷上了某松花粉保健品。 2014年开始,老人分3次、花1万多元购买90瓶松花粉,并遵照“专家”指点,长期大剂量服用,“说明书写的是每次服6片,专家推荐服20片。”直到去年底,老人感到身体不适,每天要上很多次厕所,到医院检查得知,是肠胃的一种菌被破坏了。购买松花粉时,商家说其对20多种疾病都有效果,结果不仅没治好病,还吃坏了肠胃。陶老先生在当地食品药监部门协调下,退掉了其中30瓶松花粉。

  打“亲情牌”、投老人所好,芜湖市一家健康咨询服务公司两年时间里“哄”着一位老人花25万元购买保健品,经工商部门介入,才讨回12万元货款。年轻的促销人员免费给老人量血压,时常带些米、面、油、鸡蛋上门陪老人拉家常,嘴巴特别甜,进门就喊爷爷。老人对荣誉看得重,这家公司就常常给老人发各种荣誉证书,有“健康之星”“客户董事会成员”“勋章获得者”等。连老人什么时候发工资,银行卡上有多少钱,对方都摸得一清二楚。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87条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国家食药监总局今年春节期间发布《保健食品消费提示》指出,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种类,不能代替药品。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切勿听信将保健食品比作成灵丹妙药的虚假夸大宣传。

  “不论商家采取什么样的促销手段,消费者应当明确,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更不能替代药品用来治疗疾病,以免延误病情,危害老人健康。 ”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整治乱象保障健康

  针对不法商家误导欺骗老人购买保健品的现象,省人大代表常进建议:各级监管部门定期开展整顿老年保健市场专项行动,有效打击保健品市场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市场上一些保健品批号、配方、来源不规范;有的对功效成分的含量任意增减;还有的保健品为了增强“疗效”,非法添加药物成分,给老人带来健康风险。常进指出,很多老人不懂医学常识又想健康长寿,保健品商家抓住老人心理,运用不法营销手段把价值仅几元、几十元的保健品,以数千元的价格卖给中老年人,老人普遍不擅长维权,一旦上当陷入自责和愤怒,遭受的往往是财产和精神的双重打击。监管部门主动作为,治理保健品市场乱象,方能更好地保障老人消费权益,促进保健品市场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我省相关部门不断加大保健品广告监管力度,对虚假夸大的违法保健品广告加以整治曝光。 “我们投放保健品广告一年比一年‘规矩’,但仍然有夸大宣传的情况,不谈效果靠什么吸引人呢? ”省城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经理罗女士坦言。相比传统媒体,罗经理认为一些网站上的弹窗广告,保健品商家的微信公众号,以及通过电话、微信对老人开展的“点对点”宣传,虚假夸大的情况更为严重,“这一块广告也应当加强监管,不能留下盲区。 ”

  “保建品销售中涉及的非法行医问题、保健用品管理混乱问题,都应该引起重视。 ”安徽远致律师事物所的刘夕礼律师说。刘律师向记者介绍了2014年“全省卫生执法十大典型案例”之一的马鞍山市某医疗器械企业“无证行医”案例。他说,不仅是医疗器械,在保健品领域,一些不法商家也组织促销员穿上白大褂装扮成医务人员,开展所谓免费体检、“义诊”活动,甚至伪造检查结果,把健康人诊出“疾病”。

  刘律师介绍,在保健用品上,国家早已取消了“健用字号”批文,一些持有外省批文的产品,普通消费者很难查证真伪。他曾接到一个保健品的法律咨询,查证到最后,发现该产品批文竟是一些保健品商家组成商会“自行审批”的。

  “市场乱象不整治,老人买保健品就难以真正放心。 ”刘夕礼说

  ·延伸阅读·保健食品消费应注意什么

  有“蓝帽子”未必就是正品

  保健食品外包装上有一个草帽状的“蓝帽子”,“蓝帽子”下面是国家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前,应当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该批准文号。即便确有该保健食品,还要对照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含量)、主要原料、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注意事项等信息,这些信息都与国家批准的相关信息一致,才能认定是正品。

  保健功能并非越多越好

  保健食品外包装标签标识上都会注明其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消费者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有的保健食品国家批准的保健功能是免疫调节,但在销售时或者在产品标签、说明书上却宣传有改善睡眠、增强记忆、调节血脂、调节血糖等多种保健功能。“多出来”这些功能就属于被夸大的功能,并不可信。

  切莫混淆保健品与药品

  保健食品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根据我国保健食品相关法律法规,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标注明示或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标注明示或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保健食品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消费者切莫混淆了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功效以保健品替代药品,生病了还是应该到医院就医。

  警惕保健品添加药物成分

  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食用保健食品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作用。如果服用了违法添加药物成分的保健食品,或许会有显著“效果”,却也很可能会造成身体不适甚至会危及生命。一些保健品在宣传促销时,以患者“亲身经历”介绍产品功效、含有产品功效的断言或保证、宣称功效与产品说明书不相符等,消费者切莫轻信,以免上当受骗。此外,每个产品的成分、剂量和品牌效应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切忌以价格高低来衡量保健效果强弱。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 贾学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