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煤变林 让绿转富

21.05.2014  04:36
      陡峭的山坡,白色的石坑,一株株绿油油的油松迎风招展,傲然挺立,绵延3公里,树木将整座山覆盖成荫,成为一道令人赞叹的绿色景观。这座山是山西蒲县境内的翠屏山,一看就知,这是人工凿岩栽成的绿色树林。
      蒲县林业局局长马旭东说,像翠屏山这样的山峦在蒲山有很多座,过去是山下有煤,山上荒秃,现在是煤窑封口,山上大多栽上了树,成为一座座青山。
      5月4日,记者来到蒲县,对该县16年来接力建设生态环境的情况进行调研,解读蒲县让“煤”变“林”、让“绿”转“富”的缘由。
      石头山上能种树
      蒲县地处吕梁山南端西麓,是山西省省级贫困县,境内曾经是沟壑纵横,秃岭裸岩,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同时,又因蒲县富产煤炭,曾经是山山挖煤,村村冒烟,蒲县又得了一张名扬三晋的“黑色名片”。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从1998年秋季起,蒲县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启动实施了城区荒山绿化、昕水河百里绿色长廊、通路增绿、新农村绿化、单位认养绿化、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工程项目,打响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建设攻坚战和持久战。
      原县绿化队长席洪昌说,在我们这个地方栽树不易,难成活。比如,搞垒石坑填土植树,一个石坑要求内宽70厘米,长1.6米,回填黄土层50厘米,外高70厘米,底宽40厘米,顶宽30厘米。小坑成本6元钱,大坑成本8元钱,50%以上的石头从外地运。树苗来源近处为周边县市,远则陕西、河南,拉苗要求土球装车、运回、上山“三不破”,水从山下用水泵抽到山顶水池,再用水管抽着浇。土球大小,株距,施肥,阳、背面栽什么树都有严格的规定,不然就活不了。
      在石头坡上用碎片石垒坑、客土回填、带母土或营养袋栽植苗木,彻底解决了多年石坡造林不易成活的难题,一举打破了从上世纪60年代起“年年栽树不见树,岁岁造林难成林”的怪圈。长达16年的绿色接力,使曾经的“石山土盖头、坡陡岩裸露”变身为“垒石坑填土植树数量最多县”、“全国绿化模范县”。
      如今,全县林地面积累计达到11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52.5%,垒石坑填土植树90万株,人均公共绿地10.8平方米,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360天。
      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变、科技兴林的富民,为蒲县这个以煤炭工业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资源重县向生态大县迈进,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建设经济强县步伐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何保证树木的成活率
      位于城郊的寨圪塔山,被树木遮蔽,一片葱绿。但昔日的这里却是一座光秃秃的荒山,是全县最干旱的地方,也是原来主管林业工作的副县长王安保当年搞的“试验田”。王安保说,早些年在外地他发现好多地方也有垒石坑填土植树的做法,存活率很低,却总有一部分活了下来,这就证明石头山是可以植树的。
      在实践中,蒲县总结出了一套“合同管理,专业队实施,专业工程师指导,不见活树不付钱”的行之有效的植树办法,并实行了封山禁牧,将10万只山羊迁出了禁牧区。
      记者了解到,在蒲县栽树,60%以上的地方是石崖陡坡,蒲县人硬是靠凿山劈石,砌石垒坑,背土回填,背树上山,一坡挨着一坡栽,一山接着一山干,先后完成了16处山崖陡坡植树工程,造林面积4058亩,仅垒石坑一项就完成了15万个。
      同时,蒲县创新性地总结出“绿化筹资激励机制”、“苗木与技术捆绑模式”、“阶梯式管护、网络化监测模式”、“垒石坑填土植树造林模式”、“立体式农林发展模式”等一整套植树造林、生态富民系统模式,为全国同类地形植树绿化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范例。
      植树资金哪里来?蒲县创新“绿化筹资激励机制”,采取政府牵头、企业出资、干部捐资、群众按“一事一议”集资等多种形式,坚持“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拓宽造林绿化资金的筹措渠道,确保造林资金的使用效率。
      近年来,蒲县多措并举,筹集资金千万元,在城区植造生态林1.5万余亩,发展城周生态庄园9个,近1.5万亩;投资2000万元,对境内公路两侧进行绿化,建成生态景观林带479公里,荒山绿化率达100%;对煤矿企业采取“以煤换绿”的方式,煤矿企业每年每矿绿化500亩,绿化总面积达2.01万亩;由政府提供苗木,村委投资投劳,在全县启动以新农村绿化工程,每个村环村造林100亩以上,绿化面积达到1.8万亩;鼓励县境内有经济实力的单位、企业参与荒山造林认养活动,有23家单位和企业认养绿化基地1.89万亩。
      绿起来之后,怎么富起来
      青山绿树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如何使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蒲县的思路是,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推广立体化种植模式,以项目带动,靠科技支撑,把“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
      核桃产业就是最好的突破口。蒲县建设了10万亩优质核桃基地,实施经济林全覆盖工程。县财政每年拿出至少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核桃产业发展,仅今年全县已免费发放核桃苗63万株,直接让利于民630万元,并对核桃种植户每栽植一亩补贴200元,对新发展的500亩以上连片优质核桃园每亩给予300元补贴。
      走进蒲县山中乡,沿着盘旋而上的柏油路,漫山遍野的核桃林汇成绿色的海洋。在该乡军地村村民杨记安的核桃园里,记者看到,地间栽植核桃苗,核桃树两侧种植有大豆、马铃薯等低矮作物,中间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地边补栽着黄花菜,形成了“豆粮果菜立体化种植模式”。
      老杨一边给新近栽植的树苗套防虫袋,一边高兴地说:“这种种植模式利用不同作物在生长期采光高度的不同,成熟有早有迟、长势有高有矮,对营养吸收的差异,取长补短,可提升核桃苗木的成活率。同时,科学分布每亩植苗密度,可提高土地的产值,达到核桃种植效益的最大化,实现树上树下两不误,树上树下双丰收。”他共栽植了30亩,每亩栽33苗,现已有280苗挂果,年收入可达3万元。中山乡乡长曹建生说,目前全乡已发展核桃22000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记者从县核桃产业发展中心了解到,蒲县核桃基地已发展到9.6万亩,挂果面积2万亩,农民人均1亩以上,产量800吨,年销售收入可达2000余万元。
      蒲县县委书记闫建国感慨地说,搞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才能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今,林木已成为蒲县农民增加收入的“绿色银行”,2013年全县人均纯收入达到6277元。发展核桃产业最早的山中乡山中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900元。(记者  刘存瑞  通讯员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