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干细胞技术深入造福人类

25.03.2018  20:05

  日前,首例中国人群“超级供体”诱导多能干细胞株在合肥高新区的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诞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为很多‘不治之症’带来希望,我希望能尽快将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应用于临床,在中国普及干细胞医疗。 ”3月17日,面对记者的采访,中盛溯源董事长、首席科学家俞君英表示。

  神奇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被称为“万能细胞”,在药物筛选、疾病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干细胞技术是世界前沿技术。我们公司已投入4000万元,今年再投入2000万元,用于干细胞基础研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产业化,造福更多群众。 ”俞君英透露。

  中盛溯源成立2年,拥有员工50人,研发部门聚集了来自全球的顶尖细胞工业领域专业人才,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研发人员占比95%。 “俞总每天除了去实验室,就是看大量的学术论文,了解前沿动态。如果不出差又没有公务接待,她每天还要设计实验。”中盛溯源副总裁徐杰说。 2年来,该公司发布首批高品质“科研级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制备出首例中国人群“超级供体”诱导多能干细胞株,成立我省唯一的“临床级干细胞研发制备中心”,并与中科大、安医大、省立医院、安医一附院等单位开展多项合作。

  俞君英在干细胞领域曾作出突出贡献。 2007年,《科学》杂志上报道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将人类皮肤细胞成功转化为诱导多能干细胞,成果轰动整个世界。 2009年,《科学》杂志再次刊登她的开辟性新成果——实现了无转基因DNA损伤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制取,又一次引领人类干细胞发展的方向。

  2012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因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组变为多能性,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这一领域同样作出突出贡献的俞君英,曾被认为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俞君英对此很坦然:“科学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是否获奖,而在于自己的工作是否解答或解决了重要的科学问题,是否能造福人类。 ”

  在美国,俞君英学术成果突出,待遇优厚。但2015年底,她毅然选择回到合肥创立中盛溯源。“在祖国,实现自己的学术梦和产业梦,那是最美的结局。”俞君英透露,合肥有顶级高校和科研院所,近年来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发展环境非常好。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需要战胜的困难很多。 “最大的问题是,在生物领域,国内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俞君英介绍,干细胞研发生产所需的生物原材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价格昂贵,质量没有保证;因为政策原因,一些产品属于禁止进口的行列。生物原材料的限制,导致了初期实验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使实验项目陷入困境。俞君英指导团队成员花了很长时间制备常用的生物原材料,并进行预实验筛选生物原材料、调整实验方案,最终使实验得以顺利开展。

  干细胞产业,是具有重大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与省立医院、安医一附院等知名医院的合作,开展细胞医疗适应症临床研究;积极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通用人群诱导多能干细胞资源库建设,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推动我国干细胞转化及其临床治疗应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安徽干细胞产业壮大贡献力量。 ”俞君英表示。

     【记者手记】

  以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为核心的再生医学研究,为人类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解决方案,是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细胞医疗发展的方向,在疾病模型建立、药物筛选与安全性评估、细胞再生医疗、癌症免疫治疗及再生医学其他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我省将重点建设省干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区域细胞制备中心等重大平台。中盛溯源拥有世界领先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制备技术,在产业化方面已经率先探索并取得初步的成效。日益繁荣昌盛的祖国,正在成为归国人员干事创业的最好舞台。把握时代方位,开启新的征程,随着一系列干细胞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转化,我省必将成为全国干细胞产业中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