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岳西县的扶贫密码

12.08.2018  06:57
解读岳西县的扶贫密码 - 徽广播
解读岳西县的扶贫密码 - 徽广播
解读岳西县的扶贫密码 - 徽广播
来源: pic.ahrtv.cn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8月11日讯(安徽台记者:杨雪雷、刘广宏、钱珺陶)      8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安徽省贫困县退出新闻通气会,宣布省政府批准岳西县、谯城区、怀远县、蒙城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岳西县是安徽省首批获批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唯一国家级贫困县。

 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安徽省贫困县退出新闻通气会

  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安庆市岳西县,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3元,较2014年增长31.9%;到2017年底,6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为0.98%。

  岳西县戴了33年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如今获批摘帽,县长江春生感慨颇多。江春生说:“因为在大别山区,我们是纯山区,贫困人数脱贫程度都是相对比较多的。我们率先实行脱贫摘帽,这样贫困比较深的地方都能如期实现脱贫,对于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战略意义。”

  林海葱茏、山峦叠嶂的大别山,在画家的笔下是气势恢宏的诗意山水,可在岳西县农民的眼中,曾是通往美好生活道路上难以跨越的屏障。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岳西,2014年,40.1万人口有11万多口人是贫困户,全县超过三分之一的村是贫困村,岳西县成为安徽省以及大别山区国家级贫困县中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如此情况下,岳西县是如何实现脱贫摘帽的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成功密码是什么呢?

 

  密码一:路通了走出大山的汉子又回来了

 

  “没有在大山里生活过,或许你永远不知道出行的艰难。没有经历过饥饿,你永远不知道贫困的滋味。”岳西县沿河村农民王泽汉指着眼前绵延不绝的大山说。

  8月9日,大别山深处,骄阳似火。在距离岳西县城30多公里的沿河村,43岁的王泽汉皮肤黝黑,身材健壮。他说,“我出生在大山里,生长在大山里,这大山挡住了一代代大山人脱贫的路。我家就在这个地方,这边就是一条小的路,两个人面对面走,只有侧着才能走过去。靠山吃山,那时候木头是有呀,但是你卖不了呀!一根木头扛出去,要2天、3天才能扛出去。80年代,我们村有80%的人从没去过县城。走出去,娶个老婆,那时候就是个梦想。我就在想,我一定要走出去闯一闯。”

  “出门便爬坡,吃粮靠肩驼,农闲背被儿,男儿难娶婆。”这就是王泽汉孩童时的记忆。

  1992年,刚刚高中毕业的王泽汉从亲戚那里借了100块钱作为路费和其他村民一起,走出大山,踏上打工路。在温州,而这一干就是20年。

  在沿河村村头的一个规模并不算太大的厂房里,数十名村民紧张地忙碌着。厂房上方,红色大字“就业脱贫工厂---海创饰品”显得格外醒目。这就是几年前王泽汉返乡后在村里创办的一家加工纽扣的企业。

  海创饰品纽扣生产的车间

  走出去了,为什么又回到大山?王泽汉说:“大山里的路通了,交通来说便利了,我们岳西高速路也通了,也想回家做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体现一下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菖蒲镇岩河村,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了家乡。

  沿河村农民王三霞原来是贫困户,两口子原本在沿海城市打工,2016年从外地回到了村里的“扶贫工厂”工作,如今两口子每月务工收入就超过6000元。王三霞告诉记者:“因为王总在家里办了个厂吗,回来了跟他联系了就在这厂里上班吗。以前出去的多,现在回来的多了。许多人回来后,过上了好日子,有的人家都买了小车了。”

  王泽汉介绍,厂里有21名原来家庭贫困的村民,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村民除了在这里务工的收入,还有种植茶叶的收入等。如今,沿河村农民不仅脱了贫,有的还走上富裕路。他们一个村民组17户,小车拥有量是21部。

  要想富先修路。如今,岳西县已实施农村畅通工程2053公里,95%的村民组通上了水泥路。大山里,一条条通往外界的致富路打通了,农产品被运出了大山,游客走进了大山,越来越多和王泽汉一样的山里汉子回到山里,他们说,这大山就是金山银山。

 

  密码二:发展产业为群众脱贫寻找源头活水

 

  8月10日,在群山环抱的岳西县主簿镇南田村,农民卢庆杰正在田里收茭白。老卢说,这里海拔较高,过去种稻子是‘种一坡、收一锅’。现在家里种了7亩高山茭白,一亩能收入7000多。

  这些年,正是通过种植茭白,使卢庆杰逐步摆脱了贫困。

  临近中午,卢庆杰将田里收获的茭白拉到附近的岳西县原生态果菜专业合作社销售。

  合作社负责人王艳华介绍,主簿镇地处海拔600多米的山区,常年气温偏低,每亩水稻只能收获700斤左右,连口粮也难以保证。几年前,岳西县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在主簿镇推广种植茭白,农民收入大幅提升。王艳华说:“我们合作社最开始起步的时候,岳西的茭白只有17亩1分田,现在,我们合作社的茭白是1350亩,带动贫困户42户。我们合作社从产前的服务,产中的技术指导,产后的销售进行服务。对于贫困户这一块,免交会费,对盈利这一块,对贫困户百分百返还。”

  岳西高山茭白(点击图片了解)

  如今,茭白在岳西种植面积达6万亩,并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主簿镇也因此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十二五”期间,岳西县已有4.3万人通过发展茭白产业实现脱贫,茭白产业成为全国产业扶贫案例。

  岳西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坚持精准滴管,推进产业发展,提升造血功能。目前,全县已形成茶叶、桑蚕、茭白蔬菜、林药、养殖、构树、旅游、劳务、电商和光伏等十大扶贫产业。岳西县扶贫办副主任吴刘继说:“通过几年的发展,全县实现了每个村都有1个以上特色主打产业,有劳动能力的农户都有两项以上长短结合的特色产业,村集体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群众户均产业收入在1.8万元以上。”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