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印发补短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实施方案
近日,《宣城市补短板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一是补齐创新能力提高短板。实施产业技术升级工程、创新主体推进工程、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集聚工程,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2020年,争取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等达到100个。力争进入省创新型城市行列。
二是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73万亩;力争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亿元、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别达到3家、1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1200亿元;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3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7个,认证“三品一标”产品500个以上。
三是补齐产业转型升级短板。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和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工程,到2020年,全市力争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10个。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培育并申报15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升城市集聚和辐射带动力,到2020年,力争市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提高到30%和40%左右。加快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确保完成城市建设投资600亿元,力争完成750亿元。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加快水利设施建设。优化能源结构。
五是补齐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短板。提高公共服务和保障能力。加快住房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开展精准扶贫,实施脱贫攻坚“八项行动”。到2020年,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实现每千常驻人口拥有医院床位 6张,拥有医生3人;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完成棚改5000户以上,中心城区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3%;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居家养老。
六是补齐绿色发展短板。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3%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3年下降3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80%,主要河流、湖泊达到Ⅲ类以上水体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降低,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体系,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