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西城街道:维护群众权益 以人为本促征迁

16.08.2017  08:52

    安徽新闻网(www.ahnews.org)讯:随着界首市工业转型升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西城街道,建设用地需求量快速增长,自2015年以来,该街道共实施征迁项目10个,拆迁户数2236户,征地近2500亩,拆迁面积近45万平方米,发放金额近11亿元。和谐征迁、阳光征迁、利民征迁、依法征迁,经历了全市首例无安置拆迁、首例国有土地征迁等征迁项目。征迁工作中,西城街道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征地拆迁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征迁途径,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双赢”。

   以人为本,和谐征迁

  征迁工作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让广大被征迁群众的理解、支持是项目实施的关键,为此,该街道在征迁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问计于民、让利于民、服务于民。如明珠公园项目,将老旧棚户区拆迁塑造成界首城西形象窗口,集观赏、休闲、游憩、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园,也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征迁项目实施初期,广泛宣传发动和舆论造势做足做好,干部会、党员会、代表会、户主会,层层发动,层层宣传,使各项政策、目的、意义家喻户晓,让被征迁群众充分了解征迁补偿标准和程序,帮助群众自好拆迁“明细帐”,为征地拆迁工作扫清思想障碍;同时做好征地项目的宣传。广泛宣传项目实施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和项目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群众的大局意识,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赢得拆迁工作的主动权。

   细致入微,阳光征迁

  “不公则难,公平则易”,在征地拆迁实施过程中,该街道始终做到 “一张榜”“两监督”“三公开”。"一张榜"即张榜公示被每户征拆群众的土地、房屋面积、补偿标准;"两监督"即接受纪检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三公开”即征地批复文件公开,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公开,征地范围公开。为减少征地矛盾,在每个征地拆迁项目前,工作组多次召开征求意见会,分别听取社区干部、党员、居民代表和被征迁户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对群众关注的补偿安置问题,坚持做到阳光操作。界首中学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征求意见时实行三下三上,多次把群众意见建议反映到上级部门,群众提到要求社区拆迁户代表张明运等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上级完全采纳,拆迁工作组并向张明运颁发聘书,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

  为打消群众顾虑,街道要求党员干部为拆迁对象的,除带头拆迁外,无条件做好亲属朋友的思想动员工作,切实做到“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搬”。有了严格的征地纪律和严密的操作程序实施,就牢牢把握了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让一切有不良动机的人无隙可钻,有效保护了干部,保护了群众利益,维护了公平、正义。教门街东片棚户区改造涉及回汉两族,又是老城区的中心区,问题错宗复杂,化解老问题,解决新问题是推进征迁工作的关键,工作组一班人坚持阳光操作,加班加点,战高温酷暑,做细致工作,短短一个月,全市第一例国有土地征迁项目,72户群众全部征迁,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创下了西城街道征迁速度。

   服务群众,利民征迁

  在征地工作中,该街道抱着不突破政策底线,用足优惠政策,让利于民的想法,切实解决征地群众的实际困难。作为老城区,西城街道承担着棚户区改造的重担,界亳河整体城镇化一期、界首中学周边棚改项目实施前,面对无安置区的难题,街道多次建议,多方协调,最终以由房产局回购大唐凤凰城450套商业房屋用于项目征迁安置。在拆迁安置方式上,推行“先拆迁、先选房”的政策,按照征迁协议签订的先后顺序作为选择安置房屋的先后序号,此举深得被拆迁户的拥护和支持,界首中学自启动征迁协议签订第一天,就出现了拆迁户争先恐后排队签协议的现象。群众感慨地说:“见过排队买房的,没见过排队拆房的,真是开了眼界了。”

  西城垃圾处理发电厂项目实施时,2个月内拆迁霍山、徐增庄2个村庄200余户,为有效改善全市群众的生活环境提供了保障。

   合情合理,依法征迁

  依法依规是征地拆迁工作的准绳,是贯穿整个征迁工作的的“生命线”, 在征迁实施过程中,该街道始终做到依法依规拆迁,做到同一区域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确保手续合法、程序合法。受利益驱动,部分群众在项目区违法违规偷建、抢建,针对这些现象,街道坚决予以打击,及时组织拆除,有力地打击了违法行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有效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对照航拍影像资料,严格补偿时间节点,该补的一分不少,不该赔的一分不赔,一句话少建、不建不吃亏,偷建、抢建重打击,对于征迁工作组进驻的项目区,新增建筑全部认定为违法建设,实行零补偿,确保了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如界亳河整体城镇化一期项目启动前,街道针对征迁范围内偷建、抢建的违法建筑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拆违行动,而后才启动征迁工作,有效维护了征迁工作的公平、公正。

   化解矛盾,确保稳定

  西城作为老城区,历史遗留问题多,社会矛盾突出,特别是在征地拆迁工作中,极易激化矛盾,引起上访案件发生。为此,在每个项目开始前期,街道都提前做好风险评估研判,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分析矛盾焦点,做好应急预案。拆迁时,逐户上门,认真研究每一个拆迁户的实际情况,耐心细致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化解他们心里的不平衡,为他们算好“经济帐”。因为地处老城区,年老体弱群众多,困难群众多,拆迁后租房困难,对此,街道拆迁办和各村居积极调整,帮助寻找房源,解决了一些拆迁户的后顾之忧;政策和法律是做好被征迁群众思想工作和保证重点工程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在化解征地拆迁有关矛盾工作中,以诚待民、公平公正,严格按程序办事,在发生矛盾时,拆迁工作组人员坚持做到“不回避、不退让”,始终加强对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大家齐抓共管,自始至终努力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开展工作力度不减轻,思想重视程度不忽略,抓住重点不放松”,耐心细致深入做好拆迁群众思想工作,确保了征地拆迁工作有效开展和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