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退休女工免费为街坊理发15年 被赞“最美业余理发师”

06.05.2015  13:31

傍晚时分,春日的暖阳斜照在电厂社区居民楼下。

冬青树下,一位肩膀上围着塑料布的老人端坐在石桌前。在她身旁,一位中年女性正专心致志地挥舞着手中的剪刀,她时而将梳子扬起,时而弯下腰仔细观察helliphellip正在给老人理发的中年女性名叫陈慧,是淮北市电厂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虽然已年过半百,她却一直坚持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义务帮助社区居民理发。

 

 

退休女工陈慧免费为街坊理发。

从2000年搬到电厂社区算起,这项服务她已“重复”了十五年。

据陈慧介绍,退休前,她在纺织厂工作,年轻时就喜爱上了理发这门手艺。在刚刚步入改革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烫发深受他们这些追求时髦的年轻人的喜爱。那时,没有现在这些卷发棒、加热帽等美发工具,陈慧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筷子折断,做成一节一节的小卷棒,再套上皮筋;自己买来药水,开始尝试着做卷发。

“我经常带着自制工具,到朋友家帮她们做卷发。一开始烫的花型也不太自然,后来越练手越熟,周围的好多同事都上门来找我烫。”说起当年的理发历程,陈慧至今记忆忧新。

2000年底,电厂南区的新居民楼建成,陈慧和爱人一起搬进了新家。环境改变了,周围的邻居改变了,可她多年的爱好和助人为乐的秉性至今没有改变——一个咖啡色的小布包,几把理发用的剪刀,一片透明干净的塑料布,就组成了一个临时理发场所。随着时光的流逝,她的名声逐渐传开,“生意”也越做越大。

当然,她的理发“生意”从2000年一直坚持至今,其间没有向“客户”收过一分钱费用。

“本想趁孩子放学前,到一中门口的理发店理发,结果人太多,跑了几趟师傅都没空。还要赶时间去接孩子,正好走到楼下碰到陈慧。”正在理发的刘女士满心欢喜地说。她的话音刚落,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拎着菜从旁边经过,“小陈,回头得空也帮我剪剪吧。”

“气温升高了,年纪大的人都喜欢剪得短一些,这样既凉快,清洗起来也方便。最多的时候,一天要给七八个人剪。主要咱们这住得近,不用来回跑理发店。”陈慧一边说着,一边用剪刀做着后期修整。每剪完一片头发,她都弯下腰仔细对比观察。其认真细致的服务态度,得到周围邻居的一致认可,慕名前来找她理发的街坊邻居也越来越多。

大家提出需求,陈慧从不推辞。不仅如此,多年来,她还主动上门,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服务。邻居朱女士的婆婆已年过八旬,因患有半身不遂,上下楼不方便,平时行走就靠着一根拐杖。陈慧得知后,定期抽出时间到其家里帮忙理发。和朱女士婆婆情况相似的还有住在四楼的任阿姨,由于前段时间大腿刚刚动了手术,一直不方便下楼。陈慧每隔一段时间,就带着自己的”工具包”上门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陈慧手中的理发工具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最开始的刮胡刀片,到绑着刀片的梳子,再到如今的电动剃头推。理发工具越来越先进,理发技术越来越娴熟,其为大家服务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她说,看到街坊邻居们满意的笑容,听到社区“最美”理发师的赞誉,她心里就美滋滋的,“只要劳动成果能得到认可,这些举手之劳就值得坚持做下去。”(记者 肖干 通讯员 王慧 摄影报道)

原标题:“最美业余理发师”为街坊义务理发十五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