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日报:高校资源“智”推地方发展

22.08.2017  22:51

在美丽的龙子湖畔,坐落着蚌埠大学城。这里如同一方有魔力的土地,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汇集着蚌埠市博士以上各类人才的绝对多数。从这里向全蚌埠辐射,包含军事院校在内,12所驻蚌高校宛如熠熠星辉,成为蚌埠人一直引以为豪的城市名片之一。

放眼皖北、甚至淮河流域多数地级市,几乎没有哪一个城市有着蚌埠这般密集布局的高校资源,也没有哪一个城市拥有如蚌埠一般潜力巨大的科研能力。无论是高校充满活力的青年,还是来自高校专家的专业智慧,都是蚌埠提升城市能级,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不可或缺的法宝。

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蚌埠求贤若渴的态度,同样适用于高校。前不久,安徽科技学院正式落户蚌埠,为今后蚌埠工农业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也再次引发高校和政府之间,如何互动共赢的深度思考与讨论。事实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蚌埠,高校融合地方发展的坚实步伐一直在向前迈进。

总策划:袁成文 孙恭智

源于发展之需

安徽科技学院部分迁入蚌埠,双方的“你情我愿”实际源自对发展需求的长期深入剖析,更是“发展”对二者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

6月底,位于大学城黄山大道北侧的安徽科技学院蚌埠校区热闹起来。一排排教学楼、学生公寓,迎来了从凤阳老校搬迁的首批2300多名学生。这次搬迁,在安徽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蒋德勤眼中,是一次蚌埠与学校之间“自觉和不自觉的选择”。

作为一所有着近70年历史的老牌本科院校,安徽科技学院立足凤阳发展壮大,成为文化底蕴丰厚,办学实力增强,在省内有较高声誉的省属本科院校。扎根凤阳,对于安徽科技学院来说,无疑是扎根在发展农业基础学科的沃土。然而,办学规模和学科设置的变化,让这所高校的办学空间开始显得逼仄。

一位教授感慨,高校所处地理位置对于学校本身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试想,当人们都在向往大城市的学习生活环境时,一所身居县城的大学,无论招生和吸引科研人才,必然不占优势。”尤其,当学校定位“以农、工为重点的多学科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城市工业发展成为不容忽视的基础条件。而十分钟车程之隔的蚌埠,工业基础得天独厚。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从一次去往怀远县的扶贫工作开始,这所身居凤阳县、毗邻蚌埠市的高校就与蚌埠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2002年,为了发展,学校将师生户口悉数落于蚌埠。此后数年,学校的学科建设发展与蚌埠城市的建设发展几乎同频共振。近五年来,无论是学生实习、就业,还是学科研究,更与蚌埠城市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互动交流。

与此同时,在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蚌埠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脚步加速,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越发凸显,对理工类应用型学科人才和资源的渴求更是紧迫。蒋德勤将这一切看进了心里,“把跟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工程学科及应用型专业,搬迁到蚌埠,对拓展学校办学空间,提升办学水平,特别是实现产教融合,与地方经济深度互动,建设高水平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边是学校发展的瓶颈和搬迁的意愿,另一边是蚌埠市委、市政府的主动邀请。看似不谋而合,实际源自对发展需求的长期深入剖析,更是“发展”对二者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当橄榄枝从蚌埠市传递而来,经过慎重考量和上级批准,“搬迁”最终开花结果。

蚌埠在高端产业和高等院校的集聚以及综合服务的配套方面优势明显,安徽科技学院在材料学科等方面拥有独特的科研优势,与蚌埠硅基功能材料、碳纤维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度契合。”蒋德勤介绍,再过一个月,该校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等6个学院29个专业的2600名新生也将入驻蚌埠校区。“蚌埠校区以新兴的工科和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对接蚌埠的产业结构,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安徽科技学院科研处处长顾有方分析,学校深度融入蚌埠经济圈后,积极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将紧密对接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创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将蚌埠校区打造成为省内一流、皖北最强的工科人才培养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服务中心。”

不忘凤阳的发展初心,不辜负蚌埠的殷切期望。”这句话,蒋德勤曾在多个场合反复跟老师们强调,这也是他工作三十多年来,对学校发展的唯一“私心”。

留得住用得好

高校是智力高地,更是人才高地。驻蚌高校是蚌埠的宝贝,是最值得引以为豪、最值得珍惜的宝贝。不能让高校人才来去匆匆只是过客,而要成为发展的主角。

京沪、京福高铁交会处的蚌埠,原有的科教资源优势在省内颇为亮眼。这里有包含军事院校在内的12所高校,7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和43个省级科研中心,是省内仅次于合肥的科教大市。

在大学城内,以安徽财经大学为首,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云集,经济、医学、理工等多学科门类齐全。而安徽科技学院的入驻,毋庸置疑地增强了蚌埠高校中工科的科研力量。放眼皖北,几乎没有哪个城市可与之比拟。甚至同处于淮河流域的信阳、淮安、枣庄等地市也难与蚌埠匹敌。

但是,拥有资源并不等于拥有发展的动力,转化、推动是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

今年年初,为进一步强化驻蚌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资源优势和支撑引领作用,市委市政府专门开展了重点项目专题调研和谋划工作,由市经信委、市教育局联合前往高校进行调研。市经信委产业政策科工作人员马斌全程参与了对我市多所高校的调研活动,统计了高校的多个科研课题项目。但他感觉,除了少数“接地气”的项目外,不少是关于高校自身学科、人才发展的内容,似乎跟蚌埠经济社会发展离得“有点远”。

高校过去主要接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有点像眼皮总是往上翻。”市社科联主席胡兵跟高校教授开玩笑时这样形容。

一位高校教师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因为与职级、学科评定等挂钩,高校老师更重视的是与之相关的国家、省部级课题,并且多侧重理论研究,科研往往只顾着“上天”了,确实可能“不接地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而这种脱节,在他看来,有高校自身的原因,也存在与政府部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市里关注什么方向,企业关心什么问题,高校埋头科研往往难以熟悉和把握。

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陈筱雷用文化上存在“疏离感”来形容这种高校对地方的“不熟悉”,“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四年一轮回,有些师生城市归属感不强,似乎有点像借居在城市里的人。”她举例说,“高校举办音乐会、开展各种文化消费活动,往往仅局限在高校这样的知识阶层内,与社会大众互动较少。

陈筱雷同时指出了高校除了博士等高端人才流动、科研之外存在的另一问题——优秀毕业生留不住。对此,蚌埠医学院教育处长吴俊英感同身受。每年看着优秀毕业生早早被江浙等地医院抢走,为孩子们高兴的同时,她也颇为蚌埠“抢人太迟”而发愁。“江浙那边提前一个学期就到学校挖人,等毕业季蚌埠再招聘的时候,往往多数学生都已经签了协议,留不住了。

虽然与蚌埠近在咫尺,安徽科技学院的毕业生也同样多数“东南飞”了,也是流向了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

高校是智力高地,更是人才高地。驻蚌高校是蚌埠的宝贝,是最值得引以为豪、最值得珍惜的宝贝。”玩笑之余,胡兵认真地说,不能让高校人才来去匆匆只是过客,而是要成为发展的主角。

经济与人才互为因果。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吸引人才,人才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市人社局局长孟祥光认为,蚌埠要建成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同步建成人才高地。如今,这一思路正逐渐变成现实: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与京沪线上各类院校、研发机构合作,着力打造京沪线上的人才集聚地。创建了合芜蚌(蚌埠)人才金港、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工作站等平台。打造“孔雀计划”人才品牌工程,举办安徽省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蚌埠(皖北)人才合作对接会等系列活动,走出一条具有蚌埠特色的集聚人才之路。

而眼下,蚌埠当地博士及以上人才95%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城市要发展,眼皮下的人才,首先要用起来。

建机制做服务

一份力促驻蚌高校和科研院所留住人才、加速创新成果转化的文件正在酝酿,将对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具体奖励扶持办法、人才子女入学、来蚌就业创业等问题列出更细致完善的方案。

在固镇县仲兴乡,湖羊的繁育、养殖以及屠宰和深加工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陈争上创办的争华羊业全年的销售额已超2千万元。从零起步到今天,除了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东风和陈争上本人的坚持不懈,高校专家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其中,部分技术难题的攻克得到了安徽科技学院牛羊产业的专家、动物科学学院院长王立克的支持。不仅如此,该校开展的“花生秸秆在肉用羔羊育肥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等研究项目,还获得蚌埠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产学研方面,中科电力、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平乳业等企业都是驻蚌高校的合作伙伴。但这些合作,对于高校和企业、地方发展的需求来说,似乎远远不够。

在安徽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盛明泉看来,高校的科研“入地”大有空间,既要瞄准地方产业需求,又要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产学研合作不能满足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完成一项合作只留下一个产品,那是‘打工式’的产学研。只有按平台、联盟和国际合作等长久协同方式开展,才能真正形成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让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获得‘造血’功能、提升创新能力,引领地方经济向前跨越。这些平台、联盟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好的运行机制做保障。

缺乏常态化的对接平台,难以围绕政府工作大局开展研究”,是市社科联主席胡兵早在四年前就发现的问题。于是,从进入社科联工作岗位开始,他便致力于让社科联真正发挥社科专家与政府之间纽带的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智慧之力。“要搭建一个跨界的平台,一个区域性的平台,促进高校的智慧资源能够透过蚌埠辐射区域发展,让驻蚌高校科研院所成为区域发展的参与者、倡导者、引领者,让蚌埠发挥主导地位和辐射作用。

2014年初,市社科联首次实施社科规划项目,从发布课题指南、接受社会申报、立项,到跟踪对接、报送成果、鉴定评审、优秀课题选登,到最终抄送市领导和各部门供决策参考,胡兵把这一切工作始终定位于“服务”二字,用他的话说,“高校教授群体往往单纯又可爱,他们更在意的是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得到对知识应有的尊重”,“而对社科界专家的小服务,能够推动专家为蚌埠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服务,这就是成就感。

与此同时,从国家到省里提出的新型智库建设也在蚌埠率先落地开花。去年以来,我市新型智库的建设经过一段时间酝酿和数次讨论、评审、公示,市委宣传部最终评选出安徽财经大学“淮河生态经济带(蚌埠)研究中心”等5家单位为蚌埠市首批重点智库,安徽祥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发展中心”等3家单位为蚌埠市首批重点培育智库。

智库是汇聚研究人才,开展咨政建言的重要平台,是党委、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高校不仅是城市的思想库,更应成为城市心脏的所在,能够不断泵出新鲜血液充实城市发展,既有活力、又有创造力。”陈筱雷认为,从这个角度看,高校对地方的文化“疏离感”,反而能促进高校专家更为客观理性地看待蚌埠,为蚌埠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其中,机制建立是重中之重。而这,也是今年以来她一直在忙的事情。

促进城市发展,高校同样积极而努力。

今年初,驻蚌院校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调研提纲,结合现有学科、科研、产学研等比较优势,对科研平台、专利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细致谋划,共谋划34个重点项目。而这个夏天,安徽财经大学博士、讲师雷松林跟学生团队马不停蹄走访了蚌埠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市人力资源大市场和“后青春”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多处,他们放弃假期进行实践调研,目的就是增强高校师生社会实践能力,了解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需求情况,吸引更多人未来能留在蚌埠,为蚌埠发展贡献一份力。

尤为可喜的是,据发改委综合科提供的信息,一份力促驻蚌高校和科研院所留住人才、加速创新成果转化的文件正在酝酿,将对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具体奖励扶持办法、人才子女入学、来蚌就业创业等问题列出更细致完善的方案。

相关链接: http://epaper.bbnews.cn/shtml/bbrb/20170811/5235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