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12.10.2016  18:06

蚌埠市坚持把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作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出总量规模快速提升、产业加速集聚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的喜人硕果。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768.1亿元,是2011年的2.6倍,占全市规上工业的29.8%。今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1-8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达242户,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的22.5%,完成产值622.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的33.5%;同比增长26.9%。

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蚌埠市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推进小组,先后出台《蚌埠市培育工业大产业实施方案》、《关于实施“5116”工程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文件,深入实施《关于聚焦工业突破冲刺第一方阵的指导意见》,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力争到2020年着力打造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3个千亿产业,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我市充分发挥省拨付的1亿元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引导作用,设立首期总规模30亿元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给予每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1000万元市财政资金扶持。构建“1+2+N”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框架,市本级工业强市和自主创新专项资金,从2011年的1.8亿元逐步增加到2015年的3.2亿元,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蚌埠市坚持项目助力,牢固树立“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理念,落实省政府“四督四保”项目推进机制,分层分类推进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建成投产重大项目160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0亿元。与此同时,蚌埠市坚持招大扶强,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壮大了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方兴科技、中集安瑞科等一批龙头企业,扶持成长了昊方机电、雪郎生物、高华电子等多家挂牌新三板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引进了德豪润达、中科电力、豪威科技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积极构筑产业研发平台,拥有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丰原医药企业技术中心等7个国家级研发中心,省级研发平台突破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45%。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加速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攻克高世代玻璃、MEMS、特种变压器等关键技术,信息显示超薄玻璃基板突破0.15毫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太阳能电池用微铁高透过率玻璃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开发”等4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蚌埠市还注重发挥园区平台作用,加快电子信息、硅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和省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并启动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制造、专用电子器件等3个首批市级基地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形成LED、集成电路、高精度测量仪器、精密电子器件等多领域支撑格局。今年1-8月,全市硅基企业达118户,累计完成产值267.58亿元,同比增长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