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凯盛光伏:争做光伏产业领跑者

27.12.2017  12:54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12月27日讯(记者:纪斌)      年末岁尾,蚌埠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捷报频传,继10月12号中国第一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成功下线后,到目前全部设备连接贯通,完成了工艺的初步调试,为明年转换效率达标和产线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进位于蚌埠高新区的蚌埠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建筑,这是一栋梯形楼体,大楼的正门墙面与地面呈40度左右倾斜。梯面上,铺满了一片片一片片黑色的光伏玻璃。‍‍

  公司副总理刘翼告诉记者,这栋研发中心大楼共用了1100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日发电量能到达445千瓦时,属于典型的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 “这个就是我们的研发中心,用我们的铜铟镓硒组件,你可以看到,它和我们侧面传统的幕墙结合的非常好,第一和建筑物整体结合比较好,第二,我们会有收益,建了一个分布式电站,未来会有收益。”。

  在公司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车间,高大的厂房宽敞明亮、现代化设备错落有致,白色的地面、架构、机械,黄色的标线、围栏,红色的标语和黑色的管线整整齐齐、极具线条感,在厂房内行走几乎看不到灰尘。崭新的流水线上,每块玻璃都要经历上片、清洗、激光刻蚀、镀膜、热处理、效率测试、产品检测、组建包装等20多个环节,而这一切全部是由机器人完成。公司技术部主任刘小雨说,这就是国内首条具有德国工业4.0水平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 “整个产线从头到尾全是自动化过程,用ms和自动化整合处理,整个产线不需要很多的人员操作,整个生产线的工艺也是非常先进的,成品率和产能都非常大,有利于我们后期的工艺改善和成本降低,另外,整个生产线没有镉的存在,没有废气废水产生,完全环保的一个生产工艺。”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全球光伏领域开创性成果,不仅可吸收光谱波长范围广,发电稳定性、转换率高,还能够保持长期工作不衰减,可以广泛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智慧农业、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法国建材行业巨头圣戈班所属Avancis公司在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领域居世界前列,并创造过光伏薄膜组件转化率的世界纪录。五年前,在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引领下,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凯盛集团正式收购Avancis公司,并在2015年成立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在蚌埠建设10条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达到1.5GW的生产能力。经过两年多的建设,10月12号,中国第一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凯盛公司成功下线。中建材凯盛集团总经理彭寿: “此项目,它创造了中国第一,填补了中国的在CIGS模组上面的空白,这也是我们砥砺奋进的五年,在创新发展道路上的科技一个重大成果。”

  在引进Avancis新生产线的过程中,凯盛公司自主创新,攻坚克难,使用的大面积玻璃镀膜技术和快速热退火技术,保证产品生产的稳定性和转换的高效率,这也促成了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全球技术中的领先。公司技术部主任刘小雨:“(出录音)目前我们的转换效率大概是在15%左右,比国家目前制定的薄膜行业领跑者计划要求的13%要高出两个百分点,所以这个技术的话在世界上属于一流的转换效率。”

  凯盛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根保说,在10月12号首片产品下线后,到目前已经完成全部设备连接贯通,目前正在进行工艺优化,明年七月将实现一期300MW量产。由于凯盛集团有着完整的上下游企业,在玻璃产业方面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让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以更低成本打造顶尖技术的“升级版”,使得“中国创造”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在世界舞台上更具竞争力。下一步,企业将紧盯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争取通过一到两年的时间,使之达到15.2%的转换效率,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徐根保:“(出录音)中建材会在全世界布50个这样的工厂,那么基本上在中国是30个这样的工厂,那么在国外建20个工厂,蚌埠这个地方是规划了5个工厂。工厂建成对转型、技术提升、工业制造转型会起到培训作用,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实际上对蚌埠的发展,往高端转型上是一个推动作用。”

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并网在安徽淮南发电
记者10日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了解到,News.Hefe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