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辨蚊、以身诱蚊 合肥有群“追蚊子”的人

11.07.2018  20:37

进入夏季,人们对蚊子避之不及,但有这么一群人,在又臭又脏的地方寻找蚊子,并且把捉蚊子作为一项工作,他们就是疾控部门消杀科的工作人员,被形象地称作“职业捉蚊人”。近日,安徽省、 合肥 市疾控专家来到肥东县开展蚊媒监测活动。江淮晨报记者独家采访,感受“职业捉蚊人”的真实工作状况。

 

探访:“职业捕蚊人”一眼认出蚊子的种类

7月9日下午四时,安徽省疾控中心、合肥市疾控中心的消毒杀虫科、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科工作人员,带着各种捕蚊工具,来到肥东县开展蚊虫监测活动。工作人员首先开展蚊子幼虫监测,在肥东县白龙镇曹冲水库,这里除了有一个水库外,还有多处池塘和水坑。疾控专家认为,这里的地理环境符合蚊子生存繁殖的条件。

在安徽省消毒杀虫科科长侯续银带领下,三名专家沿着水库岸边去取水,每个十米左右去舀一次水。侯续银称,幼虫检测用勺舀法,就是选取户外大中型水体进行调查,沿着水体岸边,每隔10米选一个采样点,吸出幼蚊进行种类鉴定。

虽然走了近百米,但未找到中华按蚊幼虫,“水库里的幼虫,经常会成为鱼类的饵料,所以有时候比较难找,一般流动性小,水位浅的地方适合蚊子繁殖。”侯续银说道。

随后,村里一家农户门口的破水罐,吸引了侯续银的注意,“快来看,这里有好几只孑孓! ” 随即,五六位疾控人员凑近盯着水罐,其中一位还拿着放大镜看里面的几个小黑点。记者也凑近看了一下,看不出里面的“小黑点”究竟有什么区别。

“你看浮在水面的是按蚊幼虫,把头扎在水里、上下跳动的是库蚊幼虫。”侯续银介绍称,蚊虫生长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蚊四个阶段,卵在水中孵化,幼虫和蛹也在水中 生活 ,只有成蚊才在陆地上生活。侯续银在水罐里共发现了一只三龄伊蚊幼虫,一龄至二龄白纹伊蚊幼虫五只。

“蚊子不都长一样的吗,哪还分那么多种类。”一旁的村民看着疾控工作人员盯着水罐数蚊子,开玩笑地说道。“不仅分得清种类,还能一眼看出雌雄,甚至通过解剖还能知道产过几次卵。”一位疾控人员认真地回答。

“人诱”需要通宵舍身“喂蚊子”

对蚊子幼虫监测完成后,疾控工作人员紧接着进行对成蚊的监测。刚刚下完一场小雨,空气湿凉,工作人员拿着一组诱蚊灯装置,在当地一家农户的猪圈旁停了下来。刚走到猪圈门口,记者就感受到数只蚊子在耳边飞来飞去。

当晚采用的监测方法是常见的“灯诱法”,工作人员将诱蚊灯挂在猪圈横梁上,接通电源,点亮诱蚊灯便离开这里,等到第二天日出后1小时再来收回诱蚊灯。“诱蚊灯法能监测到有趋光习性的蚊虫,因为选择远离干扰光源的场所,所以一般都在猪圈里进行监测。”省疾控中心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科副科长张滔说道。

除了“灯诱法”,还有一种更有“牺牲”精神的“人诱法”。张滔称,顾名思义就是用人去吸引蚊子,然后进行捕捉。

一般选择在一处户外平地上,支起一顶蚊帐。与普通蚊帐不同的是,它有两层,让蚊子顺利进入第一层蚊帐,又无法突破第二层蚊帐。一名工作人员坐在蚊帐内引诱蚊子,另一人在外收集蚊子,以监测蚊子密度。

张滔介绍,蚊子搜寻人时不用眼,而以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体表散发出的汗味儿和热量确定人的位置,因此蚊帐内的“人味儿”才是最佳引诱剂。“有时候需要在蚊帐里熬通宵,‘人诱法’既是体力活儿,又是技术活儿。”张滔说。

现状: 肥东是国家级蚊媒监测点 全省仅两个

每年5月至10月,是蚊子最为活跃的时段。面对烦人的蚊子,你可能会用电蚊拍、蚊香等来对付它们。但对于合肥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却必须直接面对蚊子,以便摸清“对手”的底细。

为了摸清蚊子的种类和密度,市疾控中心每年从五月份开始,都会开展蚊种类和密度的监测工作。“尤其是肥东县,作为国家级蚊媒监测点,是我们重点监测的位置。目前全省仅有两个,另一个在舒城。”合肥市疾控中心消毒杀虫、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科科长陆群说道。

之所以肥东是国家级蚊媒监测点,陆群介绍,是因为肥东县劳务输出较多,有许多人从国外打工回来后,可能会携带一些传染病病毒。“合肥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有一半是在肥东,而蚊子正是疟疾的主要传染源。”

陆群表示,通过对蚊虫的监测,了解每个区域蚊虫的密度和种类,掌握各种蚊子的活动规律。一旦发生疟疾病例,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判断疾病传播的可能性,为预防蚊媒疾病的传播提供数据支持。

“驱蚊大战”未必会出现 合肥居民区蚊虫多过养殖场

近日,一份“全国蚊子出没预报”走红,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中国 天气 网首次推出“全国蚊子出没预报”,称包括安徽在内的14个省市陷入“驱蚊大战”,这是真的吗?

安徽省消毒杀虫科科长侯续银告诉记者,根据以往安徽省各地市的监测数据,从五月份开始蚊虫数量不断增长,但是到七月份的时候,增幅会出现一个下坡,到了八月份之后增幅会继续上涨。

据了解,合肥市区的蚊虫种类较多,但是最常见的是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其中,库蚊在主城最多,大约占室内蚊虫的80%—90%。“而平时我们俗称的‘花蚊子’,吸血特别厉害,它其实叫做白纹伊蚊。”合肥市疾控中心消毒杀虫、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科科长陆群说道。

根据合肥市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六月份,在合肥市的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养殖场的多个监测点,放置了36个诱蚊灯,共捕获雌蚊568只。蚊虫密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公园、居民区、养殖场、农户、医院。同时,6月份蚊虫密度比5月份有所增加。“蚊虫密度与天气有着重要联系,六月份蚊虫密度增加,与雨水增多有关,洼地积水增加,给蚊子提供了繁殖场所。但是如果今年夏天持续干热天气,蚊虫数量反而会下降,‘驱蚊大战’未必会出现。”陆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