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蒙城县拆旧桥发现清朝“大学生”墓碑(图)

13.06.2014  11:16

  经蒙城文物部门鉴定,当地三义镇发现的这块清末“国学生”墓碑,在“破四旧”时被砸坏用作修桥石料

  6月9日,蒙城县三义镇双仙村的一座老桥在拆迁过程中发现一块民国时代残碑。随后,记者从当地文物部门了解到,该石碑是清末当地一位“国学生”的墓碑,近年来,在拆除旧桥时,当地经常发现清末民国时期石碑。

   拆旧桥时发现一块古石碑

  6月8日晚,双仙村里一座旧石桥正在拆除,施工工人发现桥基处露出了一块石碑,上面还刻有文字,立刻通知了当地政府。

  6月9日一大早,蒙城县文物管理局和三义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将桥基处石碑全部清理出来。“我们将残碑清理出来之后,进行了组合。”蒙城县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柳青说,这是清末一位“国学生”的墓碑,刻于1933年。

  据了解,“国学生”又称国子生,亦是指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生,但一般为官员子弟。

  柳青说,这块残碑应该是“文革”时期,被人们“破四旧”时砸坏拿去做了修桥石料,“虽然文物价值不太大,但却能真实地反映那个时代的本地历史,因此我们已经初步确定将其放入蒙城博物馆”。

   去年曾一次发现8块古碑

  去年,该县庄周办事处七里许村因为新城建设,需要开挖人工湖,在一处旧桥下发现了8块古碑和一座香炉。

  经对碑文辨识,石碑时间跨度为清末至民国后期,碑刻主要内容涉及德政、忠孝、贞节等;碑身多为长方形,碑身硕大;行文多楷体,阴刻,四边修饰八仙、花纹,雕工精湛。

  其中一块石碑以数百字记录了1927年直鲁系部队进驻蒙城军纪不严频频扰民,随后被一位处长有力震慑的历史。随后,蒙城商会代表百姓为这位处长立了一块功德碑,该碑对研究第二次北伐期间,国民革命军与直鲁联军于蒙城县乃至江淮区域军事布防、交战情况以及当时社会民情有着重要价值。

  “由于近年来各地建设力度比较大,类似石碑屡被发现。石碑与碑文反映了本地特有的历史文化,也显得尤为珍贵。”柳青说:“如有群众发现类似文物,要及时通知当地政府或联系文物部门。”(亳州晚报)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