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一户一块田”盘活耕地资源

10.04.2015  12:26

  截至4月5日,蒙城县95%的村民组进行了“一块田”改革试点;已完成超过50%,合并承包土地88.28万亩,涉及承包人口43.67万。该县自2013年试点推行“一户一块田”工作以来,在坚持既有的土地承包政策不改变、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盘活了农村耕地资源。

  据了解,蒙城县土地二轮承包之后,每户平均4块到5块承包地,不仅种植成本高、投入工时多,耕种、收割、灌溉等环节效率低下的矛盾也越发明显。2012年秋种时,该县立仓镇炮台沟村圩东村民组自发开展了“一户一块田”改革。对此,蒙城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了改革试点。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的前提下,该县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结合耕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农户协商一致,把零碎分散的耕地以“互换并块”的方式依法流转,形成“一户一块田”的新模式。

  2013年,全县19个乡镇各选择一个干群关系基础比较好的村进行试点,县、乡镇政府因势利导,只引导、不强求,只指导、不包办,组织村组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入户谈心。在摸清集体土地家底的基础上,以村民组为单位,对承包土地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核实承包人口、承包面积、地块四至以及流转情况等,逐户登记造册,张榜公示;在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并块具体实施方案,稳妥推进实施;同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率先完成“一块田”改革工作的镇、村每亩奖补10元,激发了广大干群支持、参与这项改革的积极性。

  两年不到,该县“一块田”改革已由试点向全面推开,全县265个村有263个村进行了改革,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91.2万亩,流转面积1000亩至5000亩的经营大户达23家,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已发展到300多个。

  【编后】

  蒙城县“一户一块田”改革,在现有土地政策下创新农村的土地经营,盘活了农村耕地资源、增加了土地面积,提升了耕作效率、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同时加快土地流转,提高了农业经营水平。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葛新爱 武长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