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胜:勇挑重担 敬业奉献敬老院

12.03.2018  09:24

 

 

          座谈会是一个既方便又实际的好方法,让老人们说出他们的愿望、心声    陈力摄于石涧镇中心敬老院

        董必胜,男,无为县石涧镇西庙村人,195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年59岁,在石涧镇中心敬老院已工作10年。在这些年的工作中,他把五保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肯定,也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一、勇挑重担,扎根敬老院

  董必胜同志自1971年工作以来,因为政治思想好,工作积极,热心公益事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8年7月,石涧镇改建原太平乡敬老院为石涧镇中心敬老院,凭着过去工作上的优秀表现和对民政工作的敬业精神,加上朴实、憨厚、心地善良的性格,他光荣地成为了敬老院的负责人。从此,他走上了敬老院的工作岗位。第一次走进敬老院,一看到那些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孤寡老人,鼻子就发酸,他清楚自己责任重大,竭力说服家人,默默地挑起了为老人服务这副沉重的担子,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热情和爱心,一干就是十年。十年如一日,他既是院长,又是服务员护理员,全心全意为五保老人服务,认真履行工作岗位职责,遵守敬老院的各种制度。进入敬老院工作以来,至今没离开过敬老院,所有的节日都在敬老院陪老人过。他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哪怕是生病也不愿请病假耽误工作。因为他爱这份工作,爱这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

  二、奉献爱心,甘当“好儿子”

  在十年的工作中,他用至亲至爱的博大爱心,像对父母一样对待老人,不仅让他们在生活上得到满足,也在精神上得到抚慰充实。入院的老人多数膝下无儿无女,穷苦了大半辈子,让他们的晚年多享清福,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暧和关爱,就是他的理想和追求。

  刚接触敬老院工作的时候,除了要学习管理知识,更要摸索一些关于老年人心理抚慰、医疗保健、护理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加之老人们本来性格怪癖,且早已习惯了单身生活,生活习惯自由懒散,甚至有部分老人性格偏激、暴躁,发生口角那是常事。他在夹缝中受了不少冤枉气,但是他不灰心,用慈善和宽容对待责备和抱怨,将委屈和辛酸化为动力,不歧视、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位五保老人,从沟通入手,解疙瘩,疏导矛盾,化解怨气。“大家今天能够在这里相聚,这是缘分,来到这里就是一家人,大家应当多一份谅解,多一份互助和关爱,一起珍惜集体生活才对,互帮互肋,创造和谐,共度寂寥的晚年才是。”热心肠的简单话语,重复一百遍,一千遍,使老人们冰冷的心得到融化,加上他的勤劳和细心,不知不觉中,大家都把这里当成了“家”,院里的人际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他很快成了大家的“好儿子”,老人们精神上的主心骨。

  在这些老人身上,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在他眼里,敬老院的老人都是爹和娘。他们上了年纪,体弱多病,生活完全能自理的不多。为了让这些老人都能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他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做他们的孝顺“儿子”。

  三、倾注真情,胜似“一家人”

  现在的董必胜已年过半百,他对老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与他们血脉相连,心灵相通,哪怕他去办事离开敬老院一天,都会对他们无比牵挂。

  当老人们有不顺心的时候,他会多与他们谈心,了解老人们的心声,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定期组织老人们参加娱乐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陶冶老人们的情操。召开座谈会是一个既方便、又实际的好方法,让老人们说出他们的愿望、心声;每天组织老人们收看适合他们的电视节目,让老人们喜笑颜开;组织老人们编排一些简单的娱乐节目,召集在一起自娱自乐,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营造了和谐的敬老氛围,使他们感受到大家庭集体生活的惬意。在饮食上,不断改善饭菜花样及质量,每天征求老人们的口味,尽量让他们吃饱、吃好,尽量做到绝大部分人满意。坚持做到每日三餐不吃重茬饭,平常餐桌上四菜一汤,顿顿保证有鱼肉;坚持每天打扫室内外卫生,每周为老人们换洗一次衣服,每月拆洗一次被褥,床铺收拾的干干净净,环境卫生整洁;每月组织老人们检查一次身体,对少数身体较弱的老人,请求卫生院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检查,及时掌握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使老人冬不着凉,夏不中暑。老人生病,按照医疗救助程序随时安排入院治疗,一旦有个头痛脑热的,不分白天黑夜,他总是亲自陪老人到医院求医抓药。

  如今社会上的老人讲究“做寿”,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也很羡慕别人过生日,他就把老人们的生日写在纸上,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每当有老人过生日,他都精心准备,买来生日蛋糕,做上七八个可口的菜肴和大家一起为老人祝寿,让寿星接受在场所有人的祝福,高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宴会上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老人们享受天伦之乐,感到大家生活在一起胜似“一家人”。

  四、改善生活,组织“大生产”

  敬老院占地面积10.3亩,共有房屋83间,其中管理员住房2间,标准休息室3间,日间照料室2间,夕阳餐厅3间,储藏间1间,洗衣房1间和男女淋浴室各1间。院内配置了健身广场、健身器材、棋牌、电视书报等,可居住142位五保老人养老,同时可容纳200位左右老年人进行健身、文化娱乐、学习等活动。现在敬老院已路、水、电、三通,种植了绿化树和花草,院容美观,环境整洁。他带领生活尚能自理又有点劳动能力的老人,不等不靠,自己动手种植四季时令蔬菜,并租种了两亩土地,不但改善了生活,身体也得到了适当的锻炼。

  除了让老人们衣食无忧外,他还让老人们心情愉悦。敬老院充分运用老年人日间服务平台,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生活、娱乐、健身等配套设施完备齐全,室内有象棋、扑克、麻将等,室外有健身器材等娱乐设备,满足了院内居住老人娱乐、休闲需求。有人问,你与老人们朝夕相处,觉得最开心的是什么,最烦恼的是什么?他总是微笑着说:“我觉得与老人们一起生活很开心,照顾老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最烦恼的是老人生病的时候,因为我非常担心和着急。”

  这些年来,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董必胜和同事们一起,本着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环境,让老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宗旨,无私奉献,用真情去温暖五保老人的心灵,以不懈的努力将敬老院的工作料理的井井有条、红红火火,这里已经真正成为老人们安度晚年的幸福家园。

  董必胜多年来为敬老院事业所付出的辛勤和真情,得到了院内老人和社会的认可。在老人们的嘴边时常有这样一句话:“老董,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人民日报人民论坛主任助理  安徽新闻网副总编辑  陈力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