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租购同权不能因噎废食

03.08.2017  18:09

  住房“租购同权”最近引发热议,焦点主要集中于政策落实起来难度很大,可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在城市优质公共资源供给不足而且布局不均衡的今天,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如果因为落实有难度,就不去努力推动政策落实,就是因噎废食了。建立租售并举住房制度,最大程度保障租购同权,对于那些住房需求迫切的新市民特别是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人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安排。

  目前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处于相对高位水平。而这些城市往往又是人口净流入城市,产业发展较快,专业技能型人才和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慕名而来。迫切需要有相对稳定的、多层次的住房租赁体系来满足他们的住房需求,并保障他们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解决他们创业和工作上的后顾之忧。从这一角度来看,租售并举、租购同权,不仅是住房市场的变革,更是增强城市活力和包容性的社会层面制度创新。

  必须看到,一些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形成一定程度的供需失衡:手头有多套房子的人甚至是一些机构享受了房价上涨的红利,他们更有能力和意愿买房,而居住需求相对迫切的人暂时没有能力买房。尽管近年来强有力的调控政策对此形成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

  破解这一困局,首先要从满足基本住房需求这个源头来进行梳理和引导。只要逐步形成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满足最迫切的那部分人的住房需求,就为构建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社会层面上赢得时间和回旋余地。

  显然,租售并举、租购同权,是一项着眼长远的战略性安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立法层面来推进租售并举、租购同权,也显示出国家推动这项政策落实的坚定决心。

  当然,也不要过分理想化看待“租购同权”政策,指望它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公共资源不足确实是一大瓶颈,但落实租购同权的过程,本身也可以促进地方政府努力扩大公共资源供给。至于说这一政策会导致优质学区租房价格暴涨等“负效应”,这种情况或许会发生,但它不是租购同权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需要各地出台更加细致、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来进行规范和治理。

  建立租售并举住房体系,实现租购同权,并非一日之功。但只要事不避难、持续攻坚,就会逐步取得预期效果。

(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胡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