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状元”徐吉波真诚服务用户

13.04.2015  18:22

   据《安徽邮政报》报道  封片业务近40万元、商函产品83万元、集邮产品32万元、‘徽乡茶’9万元、‘思乡月’产品37万元、家乡包裹12万元,机票450张……”在2014年合肥市分公司专职营销员个人销售业绩统计明细中,中区局营销团队队长徐吉波喜当“领头羊”,个人销售业绩位列全公司第一。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在20年的时间里,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一线营销员成长为营销团队队长,在平凡的营销岗位上用精彩的业绩奉献着企业,用诚信的服务感动着客户,他本人荣获2014年度安徽省邮政公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用户的信任是营销业务的“敲门砖

   不计较得失、为人热心是同事、客户普遍对徐吉波的评价。尤其在客户的维护上,他把每一位客户都当成朋友,不仅在业务上有联系,私下里谁有个急事,他都二话不说尽自己的一份力。客户们提到他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说:“只要有徐吉波在,我们就放心了。”这份信任也成为了他推荐业务时的“敲门砖”。
   徐吉波认为营销员和窗口服务一样,都要直接接触客户:“我们的服务水平直接代表邮政。稍不留意,一个细节上的疏漏,就会影响邮政的服务形象”。在别人看来,营销员只要联系到业务,后续工作交给相关部门完成就可以了。可在徐吉波眼中,客户是因为信任才将业务交给他,如果自己只是简单地洽谈业务,联系到了就放在一边,不闻不问,那么这笔业务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笔业务。因此要做就做足全套,对客户负责到底。以封片业务为例,协议签订后,徐吉波总是跑设计部门多趟,确保制作质量、交货时限。一个工作年度快结束时,徐吉波还要亲自去了解客户封片的库存情况,针对封片存量较多的客户,徐吉波就为客户出谋划策,推荐数据库商函业务,把封片寄出去,加大宣传的同时也避免了浪费。
   客户服务不分大小,在许多小细节上徐吉波同样做到位。客户来不及送邮件,他二话不说骑着电动车上门取件,主动帮客户贴邮票。客户要求帮忙分送邮品,他再忙也会抽出时间。正是这细致、周到的服务,使得他拥有了一批忠实的长期客户。

创新是保持良好业绩的“法宝

   要想长期将业绩维持在较好的水平,仅有人脉是不够的。徐吉波年年关注市分公司职代会、经营服务会等会议报告,细心揣摩营销思路。新形势下,省公司提出企业要创新转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徐吉波认为对于营销来说创新转型也必不可少。
   营销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卖东西’,营销应该是双方受益的事情。”徐吉波这样理解新形势下的业务发展。他从客户需求出发,力求使客户既感受到邮政的优质服务,又觉得邮政为其提供了有用的产品。在平时走访客户时,他注重与客户交心,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为客户算经济账、实惠账、盈利账,指导客户做好用邮计划,深受客户认同。某银行曾经是该公司的封片客户,受市场环境影响,客户封片业务“缩水”,了解到客户仍有宣传需求,徐吉波便为客户拟定总部营销方案,综合了分销、商函、集邮等多项业务,从加强宣传的角度为客户提供了“打包”服务,2014年该客户共达成各类业务20万元。

拿出敢啃“硬骨头”的精神

   作为营销团队队长,在新业务、新市场的开发上,徐吉波也总是冲锋在前。由于电商业务的迅猛发展,合肥市分公司小包业务发展正旺,2013年3月,徐吉波所在的中区邮政局也计划成立小包项目组。在当时人员、客户都缺乏的情况下,徐吉波接下了这块“硬骨头”。
   先是在网上寻找客户,通过网聊、上门走访等措施与客户建立起联系。然后从邮政小包优势较大的偏远地带的寄递区域做起,赢得客户信任之后再步步深入。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中区小包项目组已逐渐步入正轨,2014年“双十一”高峰期间,这个仅有4人的小包组最高每日揽收小包达6000余件。这其中从洽谈客户到上门揽收,徐吉波都全程参与。虽然小包揽收与营销工作常有时间冲突,但徐吉波硬是把休息时间全部贡献出来,保证了自己的各项工作依然全面“开花”。(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