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关于做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的指导意见

21.08.2014  17:48

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根据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的通知》(皖群组发〔2014〕47号)的要求,现就做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有的放矢,坦诚回应。认真做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是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认真回应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回应查摆出的突出问题,回应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上提出的批评意见,回应上级党组织和督导组点明的问题,提出整改落实的具体举措。领导班子的整改方案,要列出整改问题清单,与人对应、与事对应,明确具体目标、推进措施、责任主体和进度安排。实行开门整改,及时公布整改情况,请群众评价和监督。领导班子成员个人整改措施和清单,要在班子或单位内部公开,接受监督。

二、突出重点,紧盯“四风”。在边学、边查、边改的基础上,前后接续、力度不减,持续用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要着力解决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漠视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诉求;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履责不力、办事效率低、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政执法方式简单粗放的问题;着力解决执法不公、搞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着力解决不依法行政,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吃拿卡要、接受吃请等问题。

三、真抓实干,解决问题。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实在在的成果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真抓实干,努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回应群众关切。要认真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回头看”,对去年部署开展的打击“三无”食品、肉及肉制品、学校食堂、药品“两打两建”等整治活动进行评估,查问题、找差距,针对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继续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重点开展医疗器械“五整治”(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专项行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豆芽菜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大桶水”安全专项整治等。       

四、建章立制,完善机制。按照科学、实用的要求,对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围绕优化工作流程、公正执法、规范执法、阳光执法,围绕反对“四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做好制度的立、改、废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四风”问题的漏洞。重点推进“审批查”三分离制度,建立健全职责明晰、执行顺畅、监管有力、廉洁高效的行政审批管理新机制。同时,加大制度执行力度,把科学的制度设计与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监督检查结合起来,形成刚性约束,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五、强化领导,整体推进。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党组织要善始善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对前段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坚持两手抓两促进,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要坚持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认真梳理分析并及时上报需要上下联动整改的事项。属省局解决的,省局将主动认领,与第一批整改衔接起来,以上带下、以下促上,力求整改成效让群众满意;属市局解决的,市局要主动认领,上下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省局将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重点督查国家总局和省政府部署的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重点督查省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完成情况。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4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