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种树 庐江老板投资生态产业

10.07.2014  11:35
摘要 : 雨过天晴,走进坐落在庐江县石头镇黄牛山的安徽省森之源园林绿化公司,朴树、罗汉松、重阳木,一行行一列列,漫山遍野;绿色掩映下的山坡,野兔、山鸡穿梭其中……好一幅妙趣横生的生态庄园图。

  这里的主人叫时其富,一位在庐江县建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家。去年初,他在承包的700多亩荒山上投入140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树大王”。眼瞅着工人们忙着除草、施肥,他自信满满:这片“绿色银行”将是公司新的财富之源。
  
  如今在庐江县,像时其富一样,选荒山开办“绿色银行”、包秃岭“织绿”的“林老板”已达2200多位。近三年,他们就投入造林资金4.1亿元,使11.7万亩荒山秃岭披上绿装,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庐江县充分运用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引导林木使用权合理转让,并全力实施省政府出台的“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辟建园区等多种形式,鼓励各种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基地建设,推进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吸引了县内外“林老板”前来扎堆创业。
  
  从事旅游业多年的王春清,三年前在该县泥河、万山两镇投入1200万元,承包了三片共3800亩的荒山种植优质高产油茶,今年已经挂果;盛桥镇陡岗村村民刘卫国在外地商贸流通企业摸爬滚打多年,事业已然稳固,前几年他毅然回到家乡,先后投入4600多万元,流转了1020亩岗坡荒地,高标准栽植各种珍稀特苗木花卉。他指着这些“摇钱树”高兴地说:“把钱存到山上,既绿化了荒山,对社会做了贡献,又把死钱变成了活钱,比存在银行里强多了。”
  
  “林老板”开发荒山秃岭,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当地农民辟荒栽绿的热情空前高涨,如今,全县苗木花卉、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毛竹等几个生态产业风生水起。据悉,该县的林木覆盖率已由“十一五”末的24.9%增加到30%以上,防风、保土效能明显增强,调蓄、防洪功能进一步加大。

责任编辑:  吴伟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