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银行卡放口袋 手机贴近能读信息?(图)

06.05.2016  10:37

  中安在线讯 据安徽商报消息,银行卡遭盗刷的事情屡有发生,不少人因此将磁条银行卡更换成安全性更高的芯片银行卡,但最近网上有传言,称一些手机只要靠近芯片银行卡,就能读取卡的信息。记者验证发现部分手机确有该功能,能读出卡号、最近交易记录等信息,对此银行卡安全专家称,被读取的信息有限,不会影响卡内资金安全。

[传言] 手机能读口袋里的银行卡信息

  “挤公交车时,别人拿手机贴下你的钱包,就能读取里面放着的银行卡信息了。”最近这样一则消息在微信热传,称不管是将银行卡放在钱包还是裤兜或是口袋里,只要是被手机贴近,卡的信息就会在手机上显示出来,不过只针对芯片卡。不少看到这则消息的市民对此感到担心,赵先生称,自己之前遇到过磁条银行卡被复制后遭盗刷,所以换成了芯片银行卡,“照这么说,芯片卡的信息也很容易泄露,如果信息泄露了,不会又遭到盗刷吧?”

[实验] 手机贴近芯片银行卡能读信息

  昨日上午,记者进行了验证,发现部分带有NFC模块的手机,下载支付类APP后,确能读取带有闪付标志芯片银行卡的信息,包括发卡银行、完整卡号、最近交易记录等,但磁条卡却无法被读取信息。据了解,目前芯片银行卡一般情况下卡面上都带有闪付标志,而诸如三星、小米、HTC等多款手机都支持NFC功能,记者则是使用一款三星手机进行了实验。

  记者首先将手机的NFC功能打开,然后将芯片银行卡放到手机背后,几秒钟之内就手机就出现了数据读取提示音,接着在未登录支付宝的情况下,打开支付宝APP客户端,页面上就直接显示出了该卡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包括银行卡卡号后四位、电子现金余额、使用次数和最近10次交易记录,点击交易记录发现与实际记录相符合,另外点击“转帐到该卡”可看到完整卡号,点击“开通快捷支付”则提示只支持登录帐号与银行卡需归属同一人。

读取出来的信息

中间有障碍物会影响读卡效果

  记者实验多张芯片银行卡,发现芯片借记卡和芯片信用卡都可被读取,银行卡不同被读取的信息也不完全相同,除了上述基本信息,有的银行卡能显示发卡银行,有的甚至还能显示开卡人的部分身份证号码。不过银行卡必须放置在手机的中间一块区域,偏上或偏下都难以读取。如果将银行卡放置在5厘米外,手机几乎无法读取;将银行卡放置在口袋中,读取有时成功有时不成功,如果是放在钱包再放置在口袋中,则几乎无法读取。

[解答] 读取信息有限不影响资金安全

  记者联系上某银行负责银行卡安全方面的专家闵先生,闵先生表示,所谓的NFC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当手机装有NFC模块,其中一项功能就是可当成类似POS机使用,也就是有“读卡模式”。闵先生称,虽然NFC手机可以读取芯片银行卡的部分信息,但是仅凭这些有限的信息是无法进行芯片卡复制的,“与可以被复制的磁条卡不同,芯片卡是不可复制的。”闵先生称,因此用户不要担心会遭到复制盗刷。另外NFC手机也只能读出之前的交易信息,但不支持直接提取或转账,“读出来的余额和交易记录都是电子钱包的,主账户的余额或密码并不能读取。”闵先生说,同时仅凭这些读取出来的信息无法完成网上交易,也就不影响资金安全。

用锡纸卡套可避免信息被读取

  虽然专家称芯片银行卡可放心使用,不会出现遭复制盗刷的情况,但信息泄露后还是有人不放心,对此闵先生建议,只要在银行卡外面套一个锡纸卡套,就可以隔绝手机甚至是专业读卡器的读取了。同时闵先生还提醒,相比于传统的磁条银行卡,芯片卡安全性更强,更难复制和盗刷,因此还是推荐用户使用芯片银行卡。

[相关新闻]

卡在合肥却在安庆被刷1.2万

  5月3日下午,15时40分左右合肥市民陈先生突然收到银行发来的提示短信,称他的银行卡在安庆某烟酒店消费了12000元,这下陈先生可发晕了,自己人在合肥,卡在身上,怎么会在外地有消费呢?据了解,陈先生家住包河区政府附近,3年前他办了一张某银行信用卡,“是传统的磁条卡,平时用得不多,额度只有12000元。 ”陈先生说,自己主要就是加油时用下,然后还款就在家 门口 的ATM,没有开通过网上银行。随后陈先生第一时间来到家门口的ATM,往里面存了100元,“我要证明消费时,我人和卡都在合肥。”目前警方正联合银行对此事进行调查处理。

宁波男子卡被盗刷银行全赔偿

  4月29日,外地媒体报道称,宁波镇海的唐先生银行卡遭盗刷,卡在身上卡内的19万元在外地被消费,发现此事后,唐先生第一时间到银行ATM机,往自己的卡里存了100元,后将发卡银行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镇海法院认为,唐先生可以证明消费发生时其人和卡均在本地,而消费发生在外地,所以其卡存在伪卡,发卡行未能对伪卡有效识别导致盗刷,应承担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判决银行赔偿唐先生19万元。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