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公共自行车月底有望“新生” 故障率不超过10%

22.07.2015  12:10

今年5月,媒体报道了 公交 集团将接管芜湖公共自行车运营一事。如今,交接工作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但公共自行车似乎还是没有太大动静,部分市民甚至觉得老问题依然存在。

工作人员正在维修自行车

“本周内就有‘惊喜’宣布,最快本月底公共自行车将以全新姿态服务市民。”在公交集团公共自行车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有意卖了个关子。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通过长达两个月的盘点、升级、维修、谈判,芜湖公交方面已经做好准备,备受关注的芜湖“小绿”由量变到质变,可能真就是一夜之间的事。

新承诺:故障率不超过10%,两日内解锁

2012年7月,芜湖市投资1.2亿元启动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并委托承建商天轴公司运营管理,于当年9月试运行,2013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在之前的报道中,记者曾就公共自行车的实际运营情况和市民需求存在差距进行调查。受前期建设“赶工”和租赁模式影响,运营至今,“小绿”已经出现了不少“症状”,市民对此颇有微词。

今年5月1日零点,在市交通运输局部署下,芜湖公交集团对全市553个租赁站点进行了全面盘点。随后芜湖公交集团成立公共自行车分公司,比照公交对公共自行车进行运营、管理和监督。

虽然芜湖公交成立了公共自行车管理办公室,对全市的自行车盘点了,交接了,但近段时间,不少人还是发现,自行车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还车容易被锁,且解锁时间过长。

“原因可能是供电部门拉闸限电。没有电,系统无法读取还车记录,就会被锁。”该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王士红解释,由于“原主人”天轴公司在前期管理时拖欠长达一年的电费,给目前解锁工作带来一定麻烦。我们要么带着发电机去送电,要么派技术人员取出被锁车辆归还到通电的停车柱,确实耽误了一些市民的时间。

所以,维修基础设备是近期王士红和同事们加班加点的工作。昨天,记者在市区袁泽桥、神山口、石城湖三大调度站了解到,工作人员几乎每周都要加班,排查并恢复使用欠费租赁点,对损坏车辆迅速拉回修理。此外,公交集团还取回使用率低的部分边远站点的车辆,清洗维护后重新投放到市中心。

目前,通过两个月配件采集、基础维修等工作,芜湖公交方面承诺,将保证全市公共自行车故障率不超过10%,需解锁的租赁卡将在两日内完成。

新变化:一个电话,巡查员将当面服务

王士红认为,“小绿”回到公交这个“娘家”后,管理上最大的改变是变“被动挨打”为“主动出击”。

“以前的管理,就是等热线,问题来了才去解决,这样太被动了。”他说,凭借目前的后台系统,完全可以做到先于市民发现问题。通过后台发现问题,直接通知三大调度站,针对相应片区的车辆进行主动检查。同时,全市现有553个租赁站点将配备蹲点巡查员,实现“网格化”管理。

按这个计划,每一名蹲点巡查员将负责20个站点的日常检查和投诉接待等工作,全市将为“小绿”招聘30位这样的专职“保姆”。每个租赁点还将张贴维修人员和蹲点人员的照片和联系方式,市民在使用车辆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找到“责任人”。在管理上,公交也要求巡查员在没有特殊情况下要赶到现场,为市民面对面解决问题。

记者还了解到,在“十三五”期间,我市还将进一步增加市区公共自行车数量。由于前期投放受工程建设和道路改造影响,我市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布局还不完善,未来市区还将计划增设租赁点300多个,新投放自行车8000辆。

新提醒:夏季用车,先检查轮胎

值得注意的是,时值夏季,受近段时间强降水 天气 影响,公共自行车轮胎的健康状况不理想。“雨水渗入钢圈,气温忽高忽低,都导致轮胎漏气。”据悉,每天因轮胎原因被“召回”的自行车就达一两百辆。

目前,各大调度站已集中对部分车辆补气,技术人员也提醒广大市民:在用车前检查轮胎,胎气太少或太足都会影响骑行,造成安全隐患。一般以大拇指能按动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