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理念深入安徽省中小学校 节约纳入学生评价

16.10.2014  16:34

  普通课本循环利用,能让一所初中每年节约上万元;喝完的饮料包装收集起来,每月卖一次就可以资助贫困学生。我省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正在开展,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而在我省中小学校园里,节约行动“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理念也深入到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循环教材堵住浪费

  在合肥市50中新区的美术教室里,整齐摆放着一摞课本,其中一些书有修补的痕迹。从2012年开始,这些课本已经陪伴了三届学生,让2000余个学生受益,接下来它们还将迎接更多的学生。

  “这些都是循环课本,送走一批学生后消毒修补,下一届学生接着用,仅这一项一年就节约了上万元的书本费。”合肥市50中新区校长陈洪峰告诉记者,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本费都是国家支付,鼓励学校实施“循环课本”,就是在确保课本完整和干净的前提下,让一套课本可以重复使用。

  合肥市50中新区循环使用课本的主要是音、体、美、信息四门课,这些课本放在专门的教室中,学生到教室里上课后完好归还,学校再定期对这些课本进行消毒和修补,确保下一批学生可以继续使用。“这四门课我们已经有三年没有订教材了。”陈洪峰说。

  循环课本的使用除了节约教育经费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和习惯,而这种培养贯彻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中。在50中新区的校园里,一楼操场并没有安排专门的清洁人员,整个校园的卫生靠学生自己维持。不制造垃圾,不破坏公物,也就不需要清洁人员。这样既节约了管理成本,又有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培养环保节约意识

  吃生日蛋糕用的小纸盘能做什么?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的孩子们用巧手告诉你:废物的作用大着呢!

  昨日上午,在该校的展示墙上,数十个绘制精美的青花瓷光盘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记者仔细观察才发现,这是用水彩笔在蛋糕托盘中画出来的。而这样的废物利用在校园里随处可见,比如用蛋壳粘上彩色线条制作的小蜜蜂;用易拉罐改制的笔筒;用泡沫搭建的“变形金刚”。

  “我们的手工课和美术课上很多材料都是废物再利用,通过这些有趣的手工制作,让孩子们能领会节约的含义,这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很多。”该校老师告诉记者,学校还通过“勤俭节约带回家”活动,“小手拉大手”,让孩子影响和带动父母等共同实施节约。开展垃圾分类、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普及教育。

  节约纳入学生评价

  节俭习惯的养成除了学校的教育之外,还离不开一些制度的完善。据介绍,目前省教育厅已经将节俭行为纳入到对学生评价体系中。

  高校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表现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对浪费现象严重的学生,评奖评优不予考虑。中小学生则主要是综合素质评价,我省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办法,将日常节俭行为习惯养成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其中,与学生的毕业考核、升学录取、评优评先结合起来,形成学生成长的激励因素。这样学生的习惯养成更加有动力。为了让各地重视节约教育,节约教育开展得如何也成为各市教育部门年度工作考核和中小学评估的标准之一,对开展节约教育不力的地方和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对浪费严重的地方和学校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