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刘敏:舞我合一

12.12.2015  23:58

  舞蹈,是唯美的,纯粹的,空灵的,是身体的修炼与诉说。12月12日下午14:30分,“大湖之约——艺术名家大讲堂”(第二十九期)在合肥大剧院举行,当代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刘敏为广大市民带来了名为《舞我合一》的精彩讲演。

  刘敏接受媒体访谈

  刘敏在进行演讲

   舞蹈艺术需要文化支撑

  “很多人觉得学舞蹈的人只会像机器人一样做动作,没有什么文化涵养,我要证明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而且确实也做到了”,刘敏在访谈中说道。1978年到北京歌舞团,好学的刘敏利用两年时间把图书馆的书都“消化”了一遍,想把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起来。舞蹈是需要调动情感的,这些书的养分在塑造人物的时候,终于发挥了作用。通过博览群书,每个人物鲜活的形象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记,可供表演时随意采集。“很多人误以为,一个舞蹈演员充分发挥的黄金年龄是十几二十岁,其实我个人理解,应该是30岁。因为有了知识和情感阅历的储备,才可以做到动作与情感的真正融合,燃烧自己,点燃舞台”,刘敏自豪地说道。

   力求完美,不放过一处细节

  “我特别‘矫情’,在我把自己逼疯前会把身边的人都逼疯”。谈及自身,刘敏称自己十分完美主义,以舞台表演为例,你的一绺头发掉下来,都是一场“事故”。舞蹈是让人欣赏的,美的享受,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设计的,不容遭到破坏。无论你站在舞台哪个位置,哪怕是最后一排的角落,你都要尽全力不可松懈,否则整场演出都会失败。因为严格要求,才能进步飞快。除了台上,每个演员的生活细节也备受关注,刘敏说,“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表演,整场演出结束后看不到一张纸屑和垃圾,这代表的是整个团队的素质和形象”。

   从舞台到讲台远离名利,心怀感恩

  “从华丽的舞台转向朴素的讲台,需要敢于放下,回归本心,我很庆幸选择了教学这条路”,这份转身能如此之快,融合的恰如其分,刘敏将此归功于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乡合肥,感觉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生活了20多年,对这片热土的一草一木记忆犹新,陌生是因为发展变化太大,合肥已迅速成长为一个时尚的新型城市。

  在教学上,刘敏以“不设条条框框,不拘泥于书本权威”的求实精神指导教学,打破了舞蹈系教学中多年沿袭的传统惯例,增加了现代舞课、表演课,精练了教学内容。并提倡示范性教学,十分注重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她说,“教学不应该是灌输,而是渗透”。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的口味也在不断改变,舞蹈与时尚的亲密“接触”势在必行。尊重原创,将舞蹈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是刘敏一直思考和努力尝试的方向。如昭君的角色,按照原来的头饰打扮,十分笨重,那么在原型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做出精简的改良设计。在动作上,不放弃古典舞的原汁原味,而对今天的情感做出放大,也是设计者的重要任务。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