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萧县: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 全力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

27.04.2018  19:27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4月27日讯(记者:陈晨)      近年来,宿州市萧县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快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全面强化各项政策落实。2017年,全县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21.29万人降低至2017年的4.42万人,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眼下正是芦笋采摘的季节。4月26号上午,记者来到萧县杜楼镇郝新庄村扶贫基地,68岁的郝朝正和村民们正在芦笋地里忙活着。 “这阵子采摘芦笋,开车拉芦笋,常年在这务工,什么活都干,一个月2100,一年就两万四五。”

  郝朝正曾是村里的贫困户,由于年老体弱,不能干重体力活,老伴患有腰间盘突出、关节炎等慢性病,家庭一度陷入贫困。两年前,郝朝正来到这个扶贫基地务工,再加上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的收入,2017年实现了光荣脱贫。 “土地流转一亩地800,二亩地1600,入股分红1000,常年在这个地方务工,25000,加起来28000。”

  郝新庄村扶贫基地占地1000亩,是一个集芦笋生产、初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年销售额近千万元。几年来,通过吸纳就业、入股分红、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有效带动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郝新庄行政村党总支书记郝朝勇: “总的98户入股,五六十人在这劳动就业,有的户可以实现当年脱贫,除了家庭开支外还有结余,这样保证他干几年以后不会返贫。”

  产业扶贫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教育扶贫则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权利。

  4月23号下午,萧县特教学校教师陈静来到朱解庄自然村解明亮家,为他的儿子进行一对一的授课。解明亮的儿子患有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无法到特教学校随班就读。从去年开始,陈静每两周就上门一次,为他开展一个小时的康复和认知训练: “我们对他们进行辅导,刚开始认识生活基本的常规的东西,叫出名字,第二阶段叫他使用,勺子筷子啦,第三个阶段是进行身体平衡能力的训练。”

  为了让不能随班就读的特殊孩子享受教育,萧县从去年开始实施“送教送关爱”活动,组织特教老师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从语言交流、生活自理、学习能力、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进行上门指导。目前,全县共组织近50名教师开展送教送关爱600多人次。萧县特教学校教导主任任精义 :“我们按需施教,包括送教的内容、送教的方式、送教的时间,除此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样的需求,这样实施精准帮扶。”

  因村因户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几年来,萧县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围绕脱贫目标,瞄准脱贫对象,着力实施十大工程,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2017年,全县到村产业项目实现全覆盖,到户项目覆盖率达94.8%;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资助实现全覆盖,受资助贫困学生有19800人;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合规费用全额兜底保障,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916000人次,综合补偿比达98.29%,位居全省前列;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水利改造提升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部完工,贫困群众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为100%。经过精准施策,合力攻坚,2017年,全县27个贫困村出列,42525人脱贫,在省级考核中综合评价为“好”,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萧县扶贫局局长李红玲: “2018年,我们将紧盯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把提高脱贫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统筹兼顾,精准发力,确保实现30个贫困村出列,24020人脱贫,确保年底达到脱贫摘帽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