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构建五大功能区 转变发展新思路

20.10.2014  13:15

肥西县作为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合肥经济圈的核心区,一直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本土特点的发展道路。去年9月2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来肥西调研时要求肥西要按照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并给肥西提出“分区指导、主城融合、北部控制、两翼保护、中间突破”20个字的发展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不断转变发展思路,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充分考虑全县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将县域国土空间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全力推动各功能区和各乡镇差异发展、联动发展和协调发展,引导各功能区、各乡镇、各工业园区调整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明确主导产业、确定主攻方向、完善产业功能、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特色产业、构建产业集群,使得各个区域的主体功能得到更好发挥,从而改变原来乡镇园区各自为营的格局。  

这五大功能区分别是合肥主城西南片区、产城融合示范片区、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片区、紫蓬山文化旅游片区、西北部外围控制片区。

合肥主城西南片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4%左右,人口约22万人。强化“主城融合”概念,打造转型发展升级区。主要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产城融合示范片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占全县12%,人口约9万人。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城乡统筹新载体。环巢湖生态示范片区面积约265平方公里,占全县的17%,人口约17万人。抢抓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机遇,建设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核心区。紫蓬山文化旅游片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占全县的14%,人口约7万人,建设合肥的西花园。西北部外围控制片区总面积685平方公里,占全县的43%,人口约25万人,主要是农产品提供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在顶层设计上,此次的功能区划分更加清晰,各功能区的空间结构更加优化,各功能区定位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更有利于平衡各功能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从而全面优化提升县域整体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