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山南镇奏响现代农业新乐章

09.04.2016  12:39

  安徽网络广播电视台4月9日讯 1978年9月,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率先在全国实行包产到户,成为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的发源地之一。包产到户迅速提升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解决了农村温饱问题。近年来,这个镇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又实现了新突破,逐步形成一村一品,遍地开花的特色农业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高质优效、生态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安徽台记者丁雨光近日赶到山南镇,切身感受到那里发展现代农业所展现出的勃勃生机。

  4月7号上午,山南镇元政农林科技公司的产品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加工生产出口日本的山野菜——山蕗和薇菜。这样的野菜也许并不起眼,但你要知道,这在日本可是非常畅销的蔬菜,元政农林科技公司一年的出口额就超过了6000万元。公司副总经理郭立兵告诉记者,山南这块的基地总投资近千万元,主要以育苗为主,在安农大等高校的技术支持下,现在山蕗、薇菜、蕨菜等蔬菜的经济效益都很高,周边1000多户农户尝到甜头后纷纷跟进种植。郭立兵介绍:“薇菜、山蕗毛收入亩均在3000-5000元,第一年种下去要买种苗,以后不要怎么管理,只算劳动力成本,顶多施点有机肥,成本只有1/3,净收入2/3.”

  山南镇长庄村地理位置偏僻,又因为从前村集体经济管理不善,历史欠账较多,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也是省级重点贫困村。2014年底,这个村引进了合肥荷谐生态农业科技公司的太空莲种植技术,试种200亩,并以“公司+村集体+农户”共同出资的模式,成立了一家太空莲种植合作社。长庄村第一书记郑立亮告诉记者,种植‘太空莲’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一亩田莲蓬能长数千个,产出效益达4000元,如果卖莲子的话价格更高:“今年想办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可以把莲子剥出来晒干,一斤能卖40元,一亩地能加工成老的晒干莲子大概200斤左右,这样价值就不得了了。”

  这几天,长庄村郑大郢村民组农民周正民正忙着接待周边地区络绎不绝的客商,太空莲种子、莲蓬如此受欢迎,让他高兴地合不拢嘴。老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从家里六亩地种上太空莲之后,家庭年收入较以往多了不少。周正民:“以前12亩地最多年收入万把块钱,现在六亩地栽太空莲,一年租金4000元,干活每天100元,去年夫妻俩拿到六七千元(工资),两个人一年挣2万元,比以前强多了。”

  长庄村第一书记郑立亮说,去年,长庄村贫困户25户77人全部实现脱贫,有更多的农户申请加入太空莲合作社。有了现代农业的助推,长庄村争取早日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山南镇城河社区的一片桃园里,肥西宏达果业公司的负责人王新起正带着几个工人在桃林里做田间管理。他告诉记者,他到山南镇投资已超过五个年头,一直都施有机肥,效果一点也不差,结出的大白桃绿色无污染,价格也挺高,深受合肥周边市场的青睐。王新起表示:“以农家肥为主,从来不使用剧毒高毒的农药,我们用的全是植物农药,都是生物制剂,残留期大概一周后就能食用了。”如今在肥西县山南镇,绿色生态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一村一品、遍地开花的特色农业模式正逐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深入推进,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示范片区初现雏形。随之而来的是农民收入节节高升、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山南的现代农业梦已渐行渐近。(记者:雷明剑)